欧洲经济发展历史

发布:2016-09-10 09:52

来源:

欧盟经济正处在大变革中.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变革中,欧盟已经取得重要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今后一、二十年,将是欧盟社会经济发生巨变的时期.变革中的欧洲经济需要正确的评估.本文试图在这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讨论

一、欧盟经济发展态势 

从短期看,进入21世纪后,由于受美国经济衰退等影响,2002年欧盟经济估计只增1%不到.但从一个较长时期看,欧洲维持上世纪90年代平均2%左右的增长速度,问题并不大.今后十年,欧洲经济增长速度超过美国的可能性不大,但美欧经济增长速度差距将缩小

欧盟经济增长速度不如美国,但发展比较平稳.通胀率一般低于2%.财政赤字占预算的比重控制在3%以内.内债占GDP比重低于“马约”规定的60%.投资收益率一般在3-4%.今后,在个别年份,上述个别指标可能会突破.欧盟东扩后的一段时间内,这种可能性更会增大.但今后十年,欧盟经济大致会维持平稳的增长.21世纪,欧洲是世界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关于统一市场建设 

迄今为止,欧盟在统一市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进展.欧盟基本上建成了统一的内部市场.199911日欧元问世和20022月欧元进入流通领域,使一体化进程得到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欧盟统一市场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欧盟统一市场至今并未全面形成.

1958年欧共体成立后,在一个很长时期中,它的主要精力放在关税同盟的建设和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上.20世纪80年代中,欧共体在这两方面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它仍然是12个独立存在的、分割的市场

19856,欧共体通过了《完成内部市场》的白皮书,制定了1992年底完成统一内部市场的计划.同年12,欧洲理事会又拟定《统一欧洲文件》,1992年完成建设统一市场目标,以修改和补充罗马条约的形式写进了罗马条约,使统一市场的建设获得了法律上和组织上的保证.欧共体还制定286项立法,通过立法形式来消除阻碍货物、人员、劳务、资本在12国间自由流通的各种非关税壁垒.截止1992年底,这些立法已有95%获得通过,其中85%已转为成员国的立法.(注:伍贻康、周建平主编:《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比较》,1994年经济科学出版社,106.)在这种情况下,欧共体宣布199311日建成统一的内部市场,基本上拆除了阻碍商品、人员、服务和资本自由流通的非关税壁垒.随着欧共体发展成欧盟,特别是统一货币欧元的问世和正式进入流通领域,标志着欧盟在建设统一的内部市场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

但是,欧盟全面的统一市场并未建立

其一,欧委会2001417日发表专门报告,15个成员国按统一市场目标改革市场机制的情况进行了评估:在可量化的36个项目中,仅有20,即占55%的项目能在20016月前按预计的时间完成.(注:转引自裘元伦:《欧元的前景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2001-2002年世界经济年鉴》.)另据欧盟有关机构统计,在欧盟1339条“统一市场规则”中,目前只有70%被所有成员国按规则作了转化,尚有30%未成为成员国国内立法.即使已经转化为国内立法的,真正实行和贯彻也还需要时间

其二,根据20003月欧盟里斯本首脑会议做出的承诺,欧盟要到2003年才在成员国之间开放电信和电力市场,在这两个领域实行统一的规则和法规

其三,里斯本首脑会议还规定,2005年建成统一的金融和资本市场,在这之前先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委员会”,而目前在欧盟内部有40多家金融监管机构.(注:郑秉文主编:《2001-2002年欧洲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51.)它们各自为政,使统一的金融市场难以形成

其四,目前欧盟内部还没有统一的劳动市场,各国的养老金等制度并不统一.劳工要能充分自由流动必须无论到哪国工作,都能与该国劳工享受同等的权利及医疗、退休等社会保障.目前,在欧盟内部这方面的问题还很多

其五,在企业层面上,目前欧盟成员国的利润税等制度远未统一.20026月笔者在布鲁塞尔访问时,欧盟的学者曾出示一本厚厚的有关欧盟怎样实施利润税的新书,书中提出了各种有关未来统一利润税的实施方案,并认为这些问题不解决,真正统一的商品市场不可能最终形成

现在看来,欧洲建立统一市场的过程远比原先设想的复杂.统一市场不是某年某月某一天建成的,它也不是哪一天宣布建成就建成了.这是一个动态的整合过程.欧洲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展现出来的

三、欧元的作用 

199911日欧元问世之初,人们预料,欧元很快将挑战美元,从而结束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但之后,欧元对美元汇率一直走低.这时人们又对欧元问世的作用及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提出各种各样的怀疑.这些意见都有失偏颇

欧元问世和进入流通领域对于国际经济和政治,特别是对国际货币体系,有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它使国际货币体系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2001,用欧元结算的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15%左右,欧元占世界官方外汇储备的比重超过12%.2001年第一季度,欧元对美元的比价虽然处于低位,但在国际债券市场发行额中,欧元债券约占47%,超过美元债券所占比重.这是在欧元问世前,任何欧洲国家货币都无法做到的

但推出欧元首先并不是为了同美元争夺国际货币体系的领导权,而是为了欧洲一体化的内在需要.因此,评判欧元成败得失,不应首先看它对美元的汇价是上升还是下降,而要看它在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了欧洲统一市场的建设.欧元问世和进入流通领域巩固了统一市场的建设,增强和提高了欧洲市场的统一性质和程度.它也有助于建立统一的欧洲金融市场; 

增强了居民对欧洲统一的认同感.欧元进入流通领域就是进入了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欧洲公众普遍认为:“欧元让我们深感自己是个欧洲人.”这种认同感对于进一步促进欧洲的一体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消除了欧元区各国之间的汇率风险,成为欧洲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稳定因素; 

进一步促进了欧元区国家物价的趋同,加强了欧盟内部的公平竞争.欧元区国家的商品使用欧元统一标价后,消费者可对区内12国的商品价格直接进行比较,这既会促使生产要素在区内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又有助于各国商品价格的逐步趋同,有利于在欧盟各国间进行公开和公平的竞争; 

促进了欧元区国家旅游业的发展,节省了大量的货币兑换费用

欧元问世和投入流通对欧盟经济的上述作用,从本质上看,并不受欧元对美元汇率变动的影响.无论欧元对美元是升值还是贬值,欧元问世对欧盟经济的上述作用都继续存在.欧元问世后,它对美元的比价一度曾步步下跌,但欧盟内部却相当平静.欧元的国际地位也没有因为欧元对美元汇率的波动而有明显变化.1999-2001,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最低时曾跌到1欧元兑换0.82美元的水平,但它并没有改变欧元作为国际主要货币之一的地位.何况欧元对美元的比价并不是一直走低,2002年即呈升势,1欧元兑换1个多美元.用欧元结算的对外贸易额,总的说来,还出现了扩大的趋势.迄今为止,欧元问世并不久.它需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欧元挑战美元只是时间的问题.过多地强调欧元对美元汇率的升降,或完全以此为标准来评价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四、欧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欧盟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一点,就是增速不高,活力不足.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由于以下原因: 

1.社会经济体制在强调公正和公平的同时,对效率注意不够 

欧盟各成员国中,德国一直被认为是欧洲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竞争制度视为核心和支柱.社会市场经济的奠基人艾哈德强调,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内在的要求”.(注:参阅顾俊礼:《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武汉出版社,1999,第一章;维·克劳斯:《社会市场经济》,路·艾哈德基金会出版,第二章.)与此同时,社会市场经济又强调经济政策应对“经济”和“社会”予以同等的重视,强调用发达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平衡自由竞争和按资分配带来的社会不公平.1997616,欧盟15国首脑签署的《阿姆斯特丹条约》特别将实现“就业与公民权利作为欧洲联盟的核心任务”,认为这是欧盟的“基本宗旨”之一.(注:参阅杨伟国:《欧元生成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78.)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欧洲国家普遍存在社会福利措施过多、福利负担过重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欧盟的社会福利费用占GDP的比重平均高达28%,其中1999年德国为33.7%,1998年瑞典为33.3%,法国为30.5%,丹麦为30%.(注:转引自裘元伦:《欧洲的改革:理论解析与实际进展》,20022.)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说:“过去20,法国5个人工作养活一个人,现在是一个人工作要养活2-3个人.人们一旦失业,初期得到的补贴和工作时得到的相差无几.一年之后也还能得到工资的60%.全法国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家庭可以享受廉租住宅补贴.有的时候,一个人不劳动反而比劳动能得到更多的收入.”结果如同英国首相布莱尔所说,他们“只知道从福利国家领钱,而对他所处的社会却毫无责任心”

2.宏观调控不力 

货币政策是欧盟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欧盟强调,货币政策“不应为短期经济目标服务”,而要以“稳定币值”为首要目标.这也是欧洲央行坚持的政策方向.根据“马约”的规定,欧央行是一个独立于欧盟其他机构和各成员国政府的独立机构,其人事任免、运营操作具有很大的独立性,目标是维持成员国“物价的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

应当说,迄今为止,欧盟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是在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的,这种状况必然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欧盟对经济的调控,目标首先是为成员国经济达到一个入盟的共同标准服务,否则便难以把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宏观经济政策各不相同的各成员国纳入到欧洲联盟中来.这时如果去强调增长速度,必然会使成员国之间的差别进一步扩大,为欧盟的建立平添更多困难.因此,各成员国必然要压缩财政支出,限制财政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起的杠杆作用.从长期看,从根本上看,稳定有助于经济的增长,但从短时期看,对稳定的严格要求会制约对经济的投入,限制增长速度的提高.二是调控的效率不高.欧盟层面的宏观调控同各成员国不同的利益要求之间的矛盾,使成员国常常不去执行欧盟的有关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调控的效率,最终影响经济的增长.2002720,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说:“目前欧盟的经济制度存在漏洞”,“即使欧委会通过财长会议做出的决议,也缺乏必要的约束力.”他认为,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注:新华社柏林2002720日电.) 

3.科技投入不足,内部的科研合作亟待加强 

欧盟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在相当程度上是二者在科技投入和科研合作方面的差距造成的.欧盟委员会负责科研的委员菲·比斯坎指出,欧盟对科技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美国和日本.欧盟各成员国对科研的平均投入只占GDP1.8%,而美国和日本的科研投入已分别占GDP2.8%2.9%.欧洲科技界流行一种说法,法国科学家从巴黎到德国慕尼黑的实验室去工作,比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去工作更为困难.如何联合和集中整个欧盟的科研力量,【版权声明】真儒学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

相关推荐

上一篇:欧洲货币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及前景

下一篇:欧洲经济复苏前景几何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