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及欧盟发展史

发布:2016-09-10 09:32

来源:



首先,我们来说说欧盟。  依据1993年11月生效的《马斯克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而建立的欧洲联盟,是在欧州共同体的基础上产生的。      欧盟的定义:一组国家,在各自政府逐步转交主权的共同机构下,通过建立一个共同市场、经济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使成员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结合成为区域经济和政治联盟。  欧盟的三大支柱:  n 共同体支柱(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 n 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 n 司法与内政事务合作  欧盟的成员国:  n 欧共体创始国为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     n 至2009年1月止共有27个成员国,他们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 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 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欧盟发展史  n 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法国 首都巴黎签署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952年7月25 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  n      不仅是六国境内建立一个自由流动、自由竞争的煤钢市场,更重要的是,各国 从此将管理权交给了具有“超国家”性质的 “共同体”,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大大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了各国资本的相互渗透,从而为西欧实现全面的联合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欧盟经济一体化长达五十年多年的实践历程有了最重要的开端-----欧洲统一运动向历史迈出了决定性的第一步。   n 1957年3月25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意大 利首都罗马签署旨在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条约(又称《罗马 条约》)。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组建,标志着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飞跃。  n  《罗马条约》为经济共同体确定的主要活动内容包括:建立关税同盟,废除阻挠人 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实施共同农业政策,逐步协调经济和社会政 策。与《巴黎条约》相比《罗马条约》更具有自由市场原则的导向。 《罗马条约》的目的是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关税同盟的建立和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两大支柱)。那么到底何为农业政策?何为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  对内产行减免关税和贸易限制,商品自由流动;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 从1958年1月1日起,分三个阶段实现。每个阶段4年共12年,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各消减30%的关税,第三阶段消减40%的税率。于此同时,还要建立共同对外关税,并取消成员国之间贸易的数量。 共同农业政策: 五个目标:  n 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并通过保证农业生产的合理发展,以及对所有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的最佳利用,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n 保证农业居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水平,特别是通过增加农业人员的个人收入; n 稳定市场;  n 保证供应的稳定性;  n 保证消费者以合理的价格得到供应;  1965年4月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又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1967年7月1日,《布鲁塞尔条约》生效,欧共体正式诞生。标志着6国将形成紧密的竞技联盟,欧洲联合运动进入了实质阶段   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第一次扩大,向北)     1981年希腊加入欧共体,成为欧共体第十个成员国。 (第二次扩大,向南)   1986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使欧共体成员国增至12个。(第三次扩大,向南)     1993年11月,《马约》生效,根据内外发展的需要,欧共体正式易名为欧洲联盟。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内外形势变化、特别是国际竞争压力的加大,一体化重现深化的势头,相继实现了举世瞩目的两大飞跃,即统一大市场和欧元的启动。 统一大市场的建立:  按照《罗马条约》的有关规定,欧共体市场名义上建立了,但是由于行政障碍、技术障碍、边界障碍的存在,共同市场空有其名。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欧洲内部贸易的发展,极大阻碍了整个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随着1985年7月的《单一欧洲文件》生效,使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3年1月1日,欧盟共同体统一大市场正式诞生。统一大市场的启动,标志着欧共体12个成员国的“经济边界”已不复存在。 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诞生: 《马约》(全名《马斯克里赫特条约》,又名《欧洲联盟条约》)由《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两部分政策组成。  经济货币联盟是《马约》中最具有实质内容的部分标志着欧盟经济一体化进入新的高级阶段。     1992年年底欧共体统一大市场的正式启动,为统一货币创造了环境前提;同时,统一货币也成为其进一步深化的内在要求。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 (第四次扩大,是在两级格局解体统一市场基本实现后开始的)       2002年11月18日,欧盟15国外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决定邀请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十个国家加入欧盟。     2003年4月16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上述十国正式签署加入欧盟协议。     2004年5月1日,十个新成员国正式加入欧盟。         


       这次扩大被称为欧盟的“东扩”,不但打破了传统的势力范围,还突破了意识形态的对立,性质和意义都大为不同。实现了“大欧洲”的梦想,实现了西欧国家最初建立欧洲共同体时,除了经济上的考虑外,一个长期目标就是要消除东西欧之间的政治地理界线,实现全欧洲的一体化,即欧洲联合的最终目标。   2004年10月,欧盟25国首脑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这是欧盟的首部宪法条约,旨在保证欧盟的有效运作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顺利发展。    2005年,法国和荷兰先后在全民公决中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    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欧盟。     2007年6月,参加欧盟峰会的27国首脑在布鲁塞尔就替代《欧盟宪法条约》的新条约草案达成协议。     2007年10月18日,欧盟27个成员国的首脑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就《里斯本条约》的文本内容达成共识。   2009年10月2日,爱尔兰举行的全民公投通过了《里斯本条约》(俗称《欧盟宪法》的简本),清除欧洲一体化最大障碍。    欧盟勾勒未来十年发展蓝图    自去年11月开始酝酿的欧盟未来十年发展蓝图——“欧洲2020战略”3日 浮出水面。这一备受瞩目的战略提出了欧盟未来十年的发展重点,目的是帮助欧盟最终摆脱金融危机,并在全球化浪潮中处于不败地位。尽管推出新战略对欧盟来说势在必行,欧盟委员会也对新战略的实施信心十足,但目前各方反应仍然不一,新战略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目标,仍有待观察。   推出新发展战略刻不容缓    2000年,欧盟曾提出一个雄心勃勃的十年发展规划——“里斯本战略”,目标是争取在2010年前使欧盟成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知识经济体。    但事实证明,由于目标过于宏伟和宽泛,缺乏有效执行,这一蓝图成为一纸空文。2005年,欧盟对“里斯本战略”进行调整,放弃了原先的计划,以经济增长和就业为优先目标重新启动了这一战略。但金融危机让这一调整后的目标也变得实现无望。    金融危机不仅使欧盟过去十年中在增长和就业方面取得的成果付诸东流,而且也暴露了欧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根本弱点和不可持续性。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3日说,希腊债务危机让人们认识到,随着欧盟国家间依赖程度加深,一个成员国国内的问题势必波及其他国家。欧盟必须在整个欧洲层面加强经济管理,采取协调行动,争取共同发展。    从短期来说,欧盟需要摆脱危机巩固复苏,从长期来看则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竞争力。展知识经济和绿色经济成新战略要点    在“欧洲2020战略”中,欧盟提出了3个未来发展重点,5个要实现的具体目标,以及体现这些发展重点的7大框架计划。    欧盟的3个发展重点分别是:发展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智能经济;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就业增强社会凝聚力,实现综合性增长。新战略还列出一些发展知识经济和绿色经济以及提高就业率的具体目标。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盟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和服务水平较低,这极大制约了欧盟的经济发展。因此,欧盟在新战略中大力提倡增加科研投入,并将启动“创新联盟计划”,落实这一发展重点。    发展绿色经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也是欧盟新战略的重点。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从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结构转变,将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速欧盟国家摆脱经济衰退。对于失业人口高达2300万人的欧盟来说,能够大量创造就业机会的绿色经济产业不可避免地将成为发展重点。   各方反应不一 具体落实有待观察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信心十足地表示,这一新战略“不仅雄心勃勃,而且切实可行”。鉴于“里斯本战略”的教训,此次新战略将加强实施。欧盟将通过两个途径推行这一战略:一是把发展重点与要实现的首要目标相结合;二是将对成员国提出具体建议,如果成员国执行不力会受到“政策警告”。    德国总理默克尔却对欧盟委员会提出“政策警告”等实施手段表示不太赞成,认为这可能会使各国的预算制定过程掺杂不必要的政治因素。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对新战略的态度非常重要,德国是否积极参与将对新战略的实施起到关键性影响。    欧洲议会中自由和民主联盟党团则认为,各国应该制定明确的、具有约束力的目标。“欧洲2020战略”中拿出了太多的“胡萝卜”而没有“大棒”。如果达不到目标,欧盟委员会的惩罚措施也不过就是“政策警告”,这根本不足以敦促各国政府认真完成目标。    欧盟委员会将把这一新战略提交于3月25日至26日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审批,并于6月提出协调统一的指导原则和各成员国的具体目标。然而,从目前来看,“欧洲2020战略”能否避免重蹈“里斯本战略”的覆辙,让欧盟27个成员国成功走上一条知识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康庄大道,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关推荐

上一篇:欧盟后悔没和中国合作:北斗卫星已完胜欧洲伽利略!

下一篇:欧盟进口纺织品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