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护人员如何看待临终关怀
发布:2016-09-22 17:09
来源:
临终关怀,起初我听到这个词,认为它是向病人传递一种消极的思想,让病人感到死亡无所畏惧,平静的接受,不让病人感受到太多痛苦,有点类似于安乐死。但后来,我了解到临终关怀不同于安乐死,它既不促进也不延迟病人的死亡,主要是对症治疗,家庭护理,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
在临终阶段癌症病人除了对恒力上的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死亡的恐惧。美国的一位临终关怀专家就认为“人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痛苦”。也就是说,临终关怀即控制和减轻患者机体上的痛苦,同时也做好临终患者的心理关怀。
作为医护人员,我认为临终关怀的发展,有利于患者更容易接受治疗,减少抵触情绪的存在,更有利于医护人员的医护工作的进行,加强患者病情的救治,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甚至痊愈。临终关怀,让患者在死亡时获得安宁、平静、舒适,
让家属在病人死亡后没有留下任何遗憾和阴影。
有利于医护工作的效率提高,降低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发生,对于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进步作用。
1.临终关怀符合人类追求高生命质量的客观要求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生命的生存质量和死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迎接新生命、翻开人生历程的第一页一样。 2.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每一个都希望生的顺利,死的安详。临终关怀正是为让患者尊严、舒适到达人生彼岸而开展的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它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3.临终关怀体现了医护职业道德的崇高医护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患者的价值,包括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医护人员作为具体实施者,充分体现了以提高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为服务宗旨的高尚医护职业道德。
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必须从国情国力出发,应该循序渐进,逐步扩大。临终关怀服务,社会需要重新认识帮助面临生命终结的个人有尊严和舒适地死去,强调家庭成员或照料者对濒死者提供富有爱心的帮助。
适度发展临终关怀对于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一篇: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