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政治投机
发布:2016-08-12 11:03
来源:
历史上将这种预测做到登峰造极的,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大商人吕不韦。
吕不韦(约前292年~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
作为商人,其获利的方式无非是两种:投资和投机。投资主要靠的才能智慧,而投机除了智慧外,还得需要勇气,因为投机固然利润很大,风险同样也很大。但总有一些勇气可嘉的人无畏于风险。秦朝的大商人吕不韦便属于这样的人。他把自己的全部家产都押在穷困落魄还身为人质的一个叫子楚的人身上,认为他是“奇货可居”,于是进行了一场豪赌。最后他成功了,但也失败了。
在见到子楚后,据说吕不韦回家和自己的父亲进行了这样的一场对话:
吕不韦问父亲:“耕田能获几倍的利?”
父亲答:“十倍的利。”
吕不韦又问:“经营珠玉能赢几倍的利?”
父亲答:“百倍的利。”
吕不韦再问:“帮助立一国之主,能赢几倍的利?”
父亲答:“无数的利。”
吕不韦认为,既然能获无数的利,这样的买卖就值得一搏。在别人看来,子楚不过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又在赵国当人质,生活困窘,很不得意,无论如何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赵国还随时可能杀了他,他能保住自己的小命就不错了。可是吕不韦另有远见,他自信按照自己的想法策略,子楚一定会是另一番命运,同时自己的命运也将随这改变。
于是吕不韦就开始了对子楚的风险投资。他一方面拿出大量的金钱供子楚去结交权贵宾客,以树立他的形象和声望,另一方面又带着大量的名贵珠宝去秦国讨好正在受宠的华阳夫人。华阳夫人虽被立为正夫人,却没有儿子。吕不韦一心促成华阳夫人认子楚为子,这样将来子楚就会名正言顺、轻而易举立为太子了;既然子楚做了太子,那也就顺理成章将来也就会当皇帝。而子楚已经答应吕不韦:“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
”
一切都在很顺利地按吕不韦的计划进行,一切也都在吕不韦的掌控之中。然而有一件事是吕不韦所没想到的,与吕不韦相好的一位漂亮女子被子楚看中,子楚要吕不韦把这名女子送给他。吕不韦本不愿意,可又转念一想:已经在他身上花了一大半的家产,还在乎再送他一个小女子么?可是不想这个小女子身上早就怀上了吕不韦的骨肉。这就样,吕不韦不只是送给了子楚自己的女人,还把自己的儿子一并送上了。
子楚继位后兑现了自己对吕不韦的承诺,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河南洛阳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可惜子楚在位仅三年就死了,子楚的儿子(实际上就是吕不韦的儿子)继位,尊奉吕不韦为相国,称他为“仲父”。至此,吕不韦的辉煌可以说达到了顶峰。
可惜他不能象陶朱公那样居安思危,功成身退,而是想不退反进。
结果,吕不韦死在了自己的儿子秦王嬴政手里。
吕不韦预测市场,捕捉信息的能力是巨大的,因此,他做成了一笔不能再大的生意。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聪明绝顶的吕不韦也有想不到的事,最终,他还是输的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