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 迁徙

发布:2016-08-13 10:56

来源: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过几次大规模的迁徙活动。   在秦汉时期,千百万的汉民族先民,不远千里来到中原腹地,再从这里到了四川湖广,这有些像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下鄕,是一种人为的驱赶下的人口迁徙,民族文化的融合和现代文明与蛮夷对抗的过程。   到了唐宋,也有过类似的迁徙。中华民族到了宋朝,作为世界上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度,也竟只有中原一带是可圈可点的,湖广仍属蛮夷之地,更何况是西藏海南了,于是中华民族的步伐跨向了中国的西南极边之地,那是一次背井离乡的迁徙运动,人民的流离失所才换来了汉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事实上,在真正的世界文明传入中华大地之前,中华民族的迁徙活动皆是为了开拓疆土而进行的。中华民族作为华夏大地上的先行者,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迁徙道路。   到了近代,文化大革命的风波左右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前进道路,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到了中国最边远的地方。从东北的大兴安岭林海雪原到海南的热带海滩椰岛烈日;从北戴河的大荒之地到吐鲁蕃的盆地,无不留下了中国那一代知识青年的步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大迁徙,却是和中国大地上发生过的迁徙活动迥异,不是为了疆土的开拓而是一种文化的摧残,或许这个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到了现代,我们期待这种迁徙活动将不再有它的立足之地,虽然我认为中国人是一个善于适应各种环境的民族,我们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中国人人出现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迁徙,不是由国家和政府发起,而是由向来最注重乡土情节的中国最普通的老百姓自行开始了一场迁徙活动。成千上万的处在中国最下层的最善良最朴实的中国农民离开了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地,从河南河北四川湖南广西,踏入了发达的广东浙江上海北京。他们被中国媒体称为“民工”,而这次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迁徙就顺应的被称为“民工潮”。当土地不能赖以生存时,中国农民选择了用打工养活土地,再由土地来养活人。


相关推荐

上一篇: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三次大迁徙

下一篇:中国移民的“吃苦耐劳”是一种辛酸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