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华裔需转变看法 有“心病”就应及时就医

发布:2016-09-13 11:22

来源:



  中国侨网11月2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亚凯迪亚市心理健康中心”(Arcadia Mental Health Center)经“整容”重新开张,预约看诊人数爆满。华裔医师王兰兰表示,县府为华人提供许多福利,但仍有很多新移民不懂得利用,光是一个月注射的药剂,在外面医院费用就高达1000元(美元,下同),在该中心则由政府负责支出,她呼吁,“华人早该改变对看心理医师的看法,尽早接受治疗,更有机会康复。”


  该健康中心请到四位华裔心理治疗医师,不光精通中国普通话,有的还会说广东话,他们相信用病患熟悉的语言来沟通,可以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中心也有多位华语社工,民众不需担心语言障碍问题。


  欲看诊民众须事前打电话预约,患者会先由社工进行心理辅导,视情况轻重再配合医师开药治疗。王兰兰表示,近两年来华裔病患人数日增,她每天都需要诊疗12至15位病人,且看诊年龄层有降低的趋势。她说,由于亚洲传统文化与美国文化在个人主义、自信培养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华人第一代移民家长言行中容易因要求过高、过于苛求完美,无形中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可能就会让孩子陷入自信不足,继而演变为精神问题。


  第二代华裔移民吴怡萱(Emily Wu Truong),曾因为父母压力而遭人格分裂症(Dissociative disorder)所苦,家人甚至觉得“蒙羞”,不让她向心理医师求助。但吴怡萱勇于面对病症,并接受治疗,如今她活跃于华裔社区对抗精神疾病的活动场合,宣导正确健康观念。


  华裔社工陈雯表示,该中心同时也提供个案管理(Case Management)服务,引导民众求助相关政府部门,像是失业、游民、破产、吸毒等情况也可到该中心洽询。


相关推荐

上一篇:印尼华裔兄妹的广州情

下一篇:郑州筹建中国姓氏博物馆 所有华人可寻迁徙路径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