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对侨居国社会的贡献
发布:2016-08-13 11:34
来源:
(一)、古巴独立战争中的华侨
1868年10月10日,古巴东部爆发了反西班牙统治的武装起义,从此开始了古巴历史上的第一次解放战争。最早参加起义的是曼萨尼略的华工,卡马圭城、拉斯维利亚省、马坦萨斯省的华工也先后加入起义队伍,涌现出黄迪斯、坦克雷多、安东尼奥·莫雷罗、何塞宽、王森、谢安、兰傅金、何塞布等有名的华籍官兵。 1895年2月24日,古巴第二次解放战争在奥连特省爆发,在何塞·马蒂领导下,华侨官兵英勇善战。一些华侨通过各种方式(筹措资金、粮食、药品、衣服等)支援解放军,为古巴独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菲律宾独立战争中的华侨
1898年4月,美西战争爆发,美军攻占马尼拉,并建立美国军政府。菲律宾革命领导人埃米里奥·阿吉纳多宣布成立菲律宾共和国,并为维护国家主权而英勇斗争。在“反西抗美”战争期间,华侨与菲律宾人民同甘共苦,有的组成“华侨义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持菲律宾革命战争。著名的有华侨将军刘亨赙,从步兵中尉一直晋升到准将,并先后为革命政府募集几十万比索的资金;华侨罗曼·王彬(1847—1912)曾以大量钱、财、物支持革命,并一度入狱。1915年,马尼拉市议会通过决议,将沙克里斯蒂亚街改为王彬街。
(三)、华侨与十月革命
1918—1922年俄国国内战争年代,共有几十个中国志愿人员支队,他们主要来自东北、山东、河北和浙江农村。 3 在远东,有一支600多人的中俄混合游击队,中国人占3/4,主要打击日军和白匪。 1918年8月,以共产党员包吉山为队长的中国赤卫支队,参加了北高加索的革命斗争,立下了战功。1919年初,整编为中国营,约有500名战士,在以后的突围战中屡立战功。
(四) 、华侨与反法西斯战争
东南亚华侨直接组织游击队,在侨居地进行抵抗,配合盟军作战;美洲华侨纷纷参加盟国军队,在欧亚大陆参加反法西斯战争;欧洲华侨海员和工人则参加反纳粹斗争。无数华侨为捍卫人类的和平和正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东南亚:
(1)马来亚和新加坡:日军在1941年12月和1942年1月占领马来亚和新加坡。华侨纷纷组织起来,协助英军作战。在陈嘉庚主持下,1941年12月30日成立了星洲华侨抗战动员总会,下设总务部、保卫部、劳工服务部、民兵武装部和宣传股。民兵武装部组织了星华义勇队,一周内有3000多人报名,后发展到1万人。在英军撤退后,进行了新加坡保卫战。
(2)菲律宾:1942年5月,菲律宾全境沦陷。菲律宾人民抗日军于1943年3月29日成立,有许多华侨加入。华侨在各地建立抗日武装,主要有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简称华支,也称48支队),他们组织游击队员学习毛泽东《论持久战》、朱德《论抗日游击战争》,学习新四军、八路军的游击战术,成立菲律宾最大的华侨抗日反奸大同盟。华支成立初,只有一支短枪、两杖手榴弹和一支枪托被烧坏的步枪。3个月后,由成立初的52人发展到全副武装的78人。1943年1月,在阿拉悦山脚下,华支一个排伏击日100多人,打死日军30多人。1943年3月,华支与5000多日军周旋4天,最后成功突围,无一损伤。1945年1月31日,“华支”成员攻入内湖省罗斯万口牛示社集中营,成功解救被囚美国侨民2100多名。2月3日,“华支”首先攻入马尼拉市区。一位美国军官“如果没有华侨游击队的配合,美军就要多花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占领马尼拉,而且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3)印度尼西亚:日占期间,印尼华侨也积极开展地下抵抗斗争。在爪哇地区,最大的抗日组织是“抗日民族解放大同盟”;苏门答腊的华侨青年在1942年5月组织了“华侨抗日协会”,11月和其他团体联合组成“苏岛反法西斯总同盟”。
2、美洲
(1)美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批美国华侨应征入伍,美国官方统计,仅陆军中有华侨1.3万人,华人服役占当时华侨男性总数1/5以上。美国空军第14地勤大队士兵几乎全是华侨。不少华侨参加了民防义勇军组织,妇女也参加战时各项救助工作。还认购公债和捐款。 (2)加拿大:华侨有500人入伍,认购“胜利公债”1000万元,平均每人220元,维多利亚市的华侨平均每人认购近500元。 3 欧洲 法国:华侨400多人主动为法国战时服务;德国200多华侨海员拒绝为德国工作,很多华侨离德返国。1940年,德国占领欧洲大陆后,华侨抗日救国活动转入地下。诺曼底登陆战中,华侨牺牲者约600—700人,占从军总数5%以上。联军攻入罗马,最先驾车入城者是华侨。 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到哪里,哪里的华侨就拿起武器,协同当地人民一同抗击敌人,浴血保卫自己的第二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