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华侨对中国的巨大支援
发布:2016-09-13 17:17
来源:
华侨、华人对祖国对家乡的贡献是巨大的。 过去,由于祖国贫弱,无力保护华侨,因而华侨饱受苦难,有“海外孤儿”之感。但广大华侨心中,无不希望祖国富强,使他们得以扬眉吐气。因此,在各个历史时期,广大华侨、华人为了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康乐,出钱出力,竭尽其赤子之心。他们爱国爱乡的热忱与感人事迹,史不尽言。 由于历史的原因,鹤山华侨、华人与鹤山籍港澳同胞关系密切。原是华侨,后来定居港澳者有之;取得外国护照的港澳同胞亦不乏其人。一家(或一家族)中既有华侨成员,又有港澳同胞者不在少数。而在支持家乡建设、兴办公益事业时,华侨与港澳同胞通常是同心合力共襄善举。基于此,旅外乡亲所作贡献的事迹介绍,华侨与港澳同胞就难免同时涉及,很难区分。下面分几个历史时期予以表述。第一节 辛亥革命至抗日战争前 在孙中山领导的推翻帝制,缔造共和的革命运动中,鹤山华侨、华人除了热烈捐输,资助革命活动外,更有不少是直接参加革命斗争的。例如古劳镇刘铿,他从马来西亚回来参加“三•二九”起义(1911年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失败后避难乡间,继续进行革命活动。辛亥革命胜利后,他被委派为缉私舰长,负责西江甘竹滩至三水西南河口这一带缉拿偷运私货的工作。在任期间,尽职尽责,从未受私徇情。后来他辞官归故里,以务农为乐。又如平岭村旅古巴的冼灿云、良庚村的梁如山,也都对推翻清帝建立民国作出过贡献。世界著名油画家李铁夫,是雅瑶镇陈山村人。少年时赴加拿大学习美术,期间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后来又在纽约协助孙中山将纽约的兴中会改组为中国同盟会纽约分会,并任分会书记达六年之久。李铁夫加入兴中会后,积极协助孙中山筹款,并曾卖去自己创作的二百多幅油画,把收入作为革命活动经费,一个时期甚至连房子也卖掉支持革命。1911年清政府派贝子载振和大臣程璧光率海圻舰赴墨西哥、古巴等国访问华侨,李铁夫与另两位同盟会员冒死登舰宣传革命道理,程璧光和全舰人员受到感动,后来他们加入了同盟会。 南洋巨富,著名侨领陆佑,经李星南引荐认识了孙中山,当孙中山到东南亚募捐经费时,他慷慨解囊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陆佑又曾资助同盟会会员邓泽如创办《星洲晨报》宣传革命。为此,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曾颁赠六等嘉禾勋章给陆佑。1915年广东发生大水灾,陆佑又捐巨款赈济灾民。 桃源镇禄洞村邑贤李一谔,少年时在美国学机械工程。1918年初他协助孙中山成立航空处,被任命为首任航空处长。他是我国航空事业的先驱者。1921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后实行民选县长制,同年10月李一谔被选为鹤山县县长,是鹤山县第一任民选县长。在任期间,他勤政爱民,兴利除弊,政绩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