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华侨对抗战的贡献
发布:2016-09-13 17:03
来源: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70年前,中华民族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和日本侵略者展开长期的殊死战斗。海外的广大华侨也积极投身抗战的行列,旧金山中国城的侨胞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参与者已驾鹤西去,对于当年旧金山华侨的贡献,现在的人只能一笔带过。实际上,旧金山华侨为祖国的抗战大业付出和努力和心血,是难以用语言表达和形容的。其中一个佼佼者就是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
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前,旧金山中国城有多个华侨抗日救国组织。卢沟桥事变后,各组织开始号召侨胞们踊跃捐款,期间造成一些困扰和纠纷。
在此情况下,一些人希望成立一个统一的组织负责筹款活动,但一直谈不拢,后来,在时任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黄朝琴的协调下,大家以抗战建国为重,成立了一个统一的组织 -- 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
1937年8月20日晚,旧金山中国城数十个侨团的112名代表,参加了在中华总会馆举行的全侨代表大会。各代表热烈讨论了由总领馆代为起草的章程,并获得通过。随后,按照章程,代表们选出执行委员会委员41名,监察委员会委员21名,又由执行委员会委员互选出常务委员21名,再由常务委员推选常务正副主席;另由监察委员会委员互选常务委员3名。由此,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China War Relief Association of America)正式成立。
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的会址在中华总会馆,该总会提出的口号是“国存与存,国亡与亡,努力捐输,即为救国”。
8月21日,全体执监委员在主席邝炳舜的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决议通过负责募捐的单位和人事安排。
稍后,又通过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募捐队办事细则及进行计划,细则分8条,先后是职权、组织、宣传、调查、奖励法、募捐法、募捐步骤、筹募债额。
现把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执监委员名单罗列于下,作为对这些华侨先贤为祖国抗战作出的积极贡献的感谢和致敬。
执行委员名单:邝炳舜、李云煦、何少汉、黄社经、邝犀、钟高厚、邓祖荫、梁秉彝、周锦潮、陈笃周、周敬、李有栋、林华耀、刘展伯、李扬圣、赵九畴、林香泉、李立生、黄恒、伍智清、陈文洽、李圣庭、黄克勤、赵峻尧、赵福翘、林徳用、李白寿、陈忠海、赵超常、李孟华、陈泽一、谭南、陈文楼、司徒俊葱、郭育之、邓惠泉、梁拭尘、黄传本、雷坚磐、翁秀氏、周家京。
候补执行委员名单:欧阳寿全、尤永增、黄福。
执行委员会常委委员名单:正主席:邝炳舜、副主席:李云煦、何少汉、周锦潮、邓祖荫、周敬、陈笃周、刘展伯、邝犀、林华耀、黄社经、李扬圣、钟高厚、梁秉彝、李有栋、赵九畴、林香泉、赵峻尧、李立生、陈文治、李圣庭。
监察委员名单:黄君迪(常务委员)、陈敦仆(常务委员)、司徒有惠(常务委员)陈祀麟、邓仙石、蔡世雄、张炳煌、罗瑞亭、余泽生、黎璇、黄宽楼、邓宽、冯汝逵、刘世降、张荣光、李宏明、余伯一、甄安邦、方文屏、伍时谦、赵瑞之。
候补监察委员名单:欧永福、陈伯才、莫益彰。
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成立后,在总会募捐队办事细则及进行计划的指导下,进行有条不紊的工作,首先对广大侨胞进行广泛的购买救国公债和认捐的宣传,于1937年8月26日发表了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劝捐公债宣言,全文如下:
暴日侵我,已垂六年,封豕长蛇,得寸进尺,既占东北,复窥内蒙,近更大举入关,蹂躏华北,南侵长江,再犯淞沪,倾海陆空军以临我,到处轰炸焚毁,屠杀劫掠,恣逞凶焰,欲一举而亡我神明华胄,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之中华民族。我朝野上下,凛国族危亡已至最后关头,毅然决然,发为全国大规模之御侮抗战,以争民族生存!今者,全国团结于战线上,统一于中央政府领导之下,为壮烈之牺牲奋斗。抗战以来,捷报频传,三军将士,争相死敌,全国民众,齐饷裹粮,以助义师。其悲壮热烈,实可动天地,而泣鬼神!哀兵必胜,哀民弥勇,此盖我中华民族转弱为强,重振复兴之唯一机运也!大规模之抗战,即从兹开展。敌人势成骑虎,欲罢不能,我则非奋斗到底,歼彼顽寇,无以自存!当此存亡决续之际,宜集中一切人力物力于中枢领导之下,为整个长期之奋斗,以争取最后胜利!前方将士,喋血疆场,后方民众,宜罄其所有,为源源之接济,我海外侨胞,爱国素不后人,更当于此时,为救亡而努力输将。本会由各团体联合组成,专为统一义款,援助政府抗战。现国府财政部,为广筹抗战经费,决定发行救国公债9万万元,凡中外人士捐输财物者,一律发给救国公债,俟停战后分20年偿还。我侨胞捐输饷糈,端在御侮救亡,义不在公债与今后之偿还,惟祝福统筹兼顾,期集巨款,益当激发我侨胞爱国热诚,节衣缩食,加倍认购,复兴之日,个人与国家两均受赐,祖宗慰佑,子孙福泽,愿共勉之!谨此宣言。
以下是参加成立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之全侨代表大会的代表和侨团名单,谨此,感谢这些侨胞和侨团为祖国抗战付出的努力和作出的贡献:
司徒有惠、司徒后葱(肇庆会馆)、邓惠泉(合和会馆)、李云煦(宁阳会馆)、黄恒(阳和会馆)、黄社经(中央国医会馆)、余凤笙(合和会馆)、李立生(三邑会馆)、陈祀麟、黄传法(合胜总堂)、梁癸祖(协胜总堂)、郭育之(中华总商会)、蔡世雄(蔡济阳堂)、黄宽楼、李有栋(建国小学)、朱享(宁侨公会)、黄简修(黄江夏总堂)、 翁国信、方家常(万国工人保险互助会三藩市华人分会)、刘瑞麟(浸信会)、伍智清(圣公会)、陈华暖、陈文楼(至孝笃亲公所)、邓宽、李宏明(宪政党)、欧永福(俊英工商总会)、林华耀、陈文治(冈州会馆)、方泽民、方瑞儒(滌汉飞行学会)、黄锡琼(中华中学校)、李质圣(李敦宗堂)、李士文(东庆堂)、梁燮倍(梁忠孝堂)、陈瑾章(人和会馆)、余球中(余风采堂)、欧阳寿全(阳和会馆)、方文屏(溯源堂)、谭南(谭家公所)、邝犀(萃英工商总会)、招福翘(端端工商会)、余泽生(余风采堂/萃胜工商总会)、黄灼坤(国民党驻三藩市分部)、张荣光、冯汝逵(同源总会)、蔡述潮、黄梦宽(阳和学校)、黄宽湛、陈伯才(纲纪慎会)、李圣庭、李华占(李氏总公所)、朱仲缉(朱思德堂)、黄景华、岑兆祥(致公堂)、伍时谦、伍亦祥(伍家公所)、陈泽三(国民党驻美国总支部)、黄克勤(黄江夏堂)、邓仙石、邓宽(邓高密公所)、何少汉(秉公堂)、赵超常、余河(天主教会)、邝炳舜(抗日救国总会)、李孟华(李敦宗堂)、陈祀麟(宁侨公会)、赵瑞芝(国医馆/赵家公所)蔡杰传、周家京(三德至德总公所)、余伯一、麦炳友(国民党驻美西支部)、梅捷藻(宁阳会馆)、甄锡坤(美国共产党华人部)、钟高厚、曾厚桐(冈州保安堂)、邓祖荫(青年会)、林德用(西河堂)、甄安邦(甄义交通部/甄舜河堂)、雷坚磐(东华医院)、赵家伦 (宁侨公会)、莫益彰(国民党三藩市分部)、翁秀民(国民党驻美国总支部)、梁秉彝、(基督教联会)、黄贵荣(基督教联会/金巴伦学校)、黎璇(三邑会馆)、黄传本(黄云山总公所)、赵锦潮(俊英工商总会)、陈文治(陈潁川堂)、邝邦显、黄福(国民党驻美西支部)尤永增(中华民国抗日救国总会)、梁拭尘(旅美华侨反日救国宣传会)、谢淑鎏(大明星剧团代表)、赵俊尧(赵家公所)、陈敦仆(笃亲堂)、张炳煌、赵仲乐(龙冈亲义总公所)、唐溢卿(阳和会馆)、李扬圣(中华总会馆)、朱由享(宁阳总会馆/朱沛国堂)、赵九畴(和平总会)、陈笃周(陈潁川总堂)、陈中海(教育会)、黄照棠(中华中学校)、刘世隆、林香泉(国民党驻美总支部)、罗瑞亭(人和会馆)、周敬(东华医院)、冯荣(自理浸礼会)、刘展伯(青年会)、黄君迪、李白俦(反日宣传会)、刘兆鑛、胡振华(侨生抗日联会)、梁瑞彬(梁忠孝堂)。
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1937年8月27日第一天正式向侨胞筹募善款,全体募捐人员首先齐集中华总会馆,出发劝销公债。仅数小时,所得成绩,极满众意。侨胞们十分欢迎乐购,且有多数商店,先行将其全体店伴预列认购公债名单,交给募捐人员,省却募捐者宝贵时间,至是日晚8时,全队回到总会开会报告之成绩。全队二百余人,共筹得国币超过15万元(在认购救国公债和捐款时,是以国民政府发行之货币,即“法币”也称“国币”为计算单位。国币1936年刚发行时,1元国币兑换30美分,至1942年12月,1美元兑换85元国币)。
除了分头到侨社内劝捐外,还在中华总会馆内进行筹款活动。首先在总会馆大堂前方中央设一大醒狮狮头,大堂中间拦开捐款的人站在大堂后方,开始捐款时,人们按照逆时针方向,在大堂前走个大圈,在把捐款投入狮口。捐款当日,人头涌动,十分热烈。
以下是首日认购公债和捐款之侨胞和侨团名单及数目金额,遥想当年侨胞自己尚且不富裕,却还是义无反顾地为了祖国的抗战努力捐献,令人肃然起来。
赵峻尧9000元,邝炳舜与何贻康各2000元,刘瑞华、陶园、远东楼、三邑会馆各1500元,陈敦仆、吴如一、何廷光、谭信田成昌、鹤邑徳后堂、李扬圣、谭律、瑞昌、谭作、郑泮初、联福堂、大丰和、邝光煦、大来公司各1000元,老郑600元,雷迪传、陈灶祥、萃丰、北京公司、升昌公司、马景周、三和粥铺、冯洛、陈华林、赵寿昆、李铨学、刘锐瞻、邓耀林、谭挹谋、黄颂声、候少甫、吴琼谦、广利昌、赵长贵、永利威、黄保琪、李质圣各500元,宏昌号加购500元,另少年报交到经手代收购公债国币银元3万5000元,屋仑肉业公会经手代收购公债3万1901.06元;
各团体认购公债500元以上者包括:黄江夏总堂与黄云山总公所、李氏总公所与李敦宗实业、秉公总堂各2万元,合胜总堂、陈颍川总堂、新会福庆堂、龙冈亲义总公所、余风采堂和余家公所各1万元,谭家公所、林家公所、宁阳总会馆、肇庆总会馆、四邑客商各5000元,国医馆、梁忠孝堂各4000元,同益联合堂3000元,中华总商会、余绍贤堂、合和总会馆各2000元,至德三德总公所、冈州保安总堂、同源总会、刘家公所、海外联义交通支部、至孝笃亲公所各1000元,宁侨公会500元。
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在旧金山中国城发动侨团侨胞捐款,支持祖国抗日战争是按照章法进行的。该总会有组织、有章程、有劝捐规则、有奖惩制度。另外,由于国难当头,急需大量经费以支持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有些工作带有强迫的性质。
在该总会募捐队办事细则及进行计划第五条“奖励法”中,明文规定,除了依照国民政府规定华侨购买公债奖励细则外,还会按照该总会设定的标准,视购买救国公债和捐款的多寡,分4级给予奖励,分别是500元国币至1000元国币、1000元国币至1万元国币、1万元港币至5万元国币,以及5万元国币至10万元国币,分别由旧金山总领馆、驻美大使、国民政府财政部,及最高领导人给予奖状。
有奖就有惩。该总会也对侨社内的侨团和个人进行仔细调查,并定出惩罚办法,对不认捐者予以惩罚。
该总会募捐队办事细则及进行计划第四条之“调查”,规定了调查范围,“一、调查华侨团体住址,及其经济能力;二,调查认捐尚未汇款者;三、调查本埠侨胞姓名住址,以便全侨普遍捐款”。
另外,在该总会募集美金义捐细则第十三条“惩罚”中规定:“凡不认义捐,或经本总会或各分会拒绝减免,而不遵章认捐,及每月不依期缴款者,除将其姓名籍贯,报告政府公布报端与众共弃外,并依照本总会规章办理之。”
所谓依照该总会规章办理之,即对不认捐者进行惩罚。
在惩罚之前,首先由该总会特别行动队在侨社各处进行严密检查,在此情况下,尚未捐款者纷纷认捐;遇到从未认捐而又拒绝认捐者,即带回该总会(中华总会馆),进行问话和甄别,倘若真是家境困难,实在无力捐款者,则需填写一份免捐表,并宣誓方可免捐。
当年的报章曾有这样一段记录:“旋查获余治和一名,籍属台山,年37岁,自抗战以来,第一期第二期义捐及现第三期美金义捐均未认捐分文,又不依章到总会报告,显属玩视总会章程,有意避捐,当即由特别队判交游街,以视惩戒。即书一‘图避义捐,凉血动物,与众共弃’之游街牌,由特别队员提出游街示众。沿途观者如堵,对余某表现出鄙夷之态。游街后仍带回总会,询以有无悔悟之意,当由其觅其亲友担保释放。查此为总会第一次施行游街办法,故尤为各方注意。”
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自1936 年8月27日(星期五)开始募捐运动,在运动开始前,很多侨团已认捐了20多万元。第一次义捐运动的目标是100万元。该总会按照其名称: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前10个字,组成10队,由各队队长带领,分头到旧金山中国城不同区域的侨团、商户和个人募捐。
让我们记住以下的名字,他们为筹款支援祖国抗战,付出很大努力,应该为每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所铭记:
筹捐队主任:邓祖荫,副主任:郭育之、李立生,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10支队伍人员如下:
旅字队:队长陈敦仆、副队长梁秉彝,队员:李孟华、伍智清、梁癸祖、赵超常、唐溢卿、莫益彰、赵仲乐、刘发源、黄标、雷俸、陈仲瑜、雷坚磐、余杰章、胡持恩、赵鸿业、梁奕培;
美字队:队长黄君迪、副队长邝犀,队员:陈祺麟、张炳煌、赵九畴、谭南、朱由享、蔡杰傅、刘瑞华、李策、林焕、欧阳伙、郑权、谭作、黄简修、谢淑鎏、黎鸿钧、方瑞儒;
华字队:队长李扬圣、副队长余泽生,队员:陈文治、陈华暖、余河、方家常、欧永秋、罗瑞亭、冯汝逵、李质圣、岑兆祥、黄灼坤、黄照棠、潘扬学、梁诚泰、李白俦、梁拭尘、翁国信;
侨字队:队长赵峻尧、副队长林德用,队员:黄宽楼、欧阳寿全、黄景华、李传赞、周家京、伍时谦、张荣光、刘棣华、梅捷藻、陈景文、谢彦安、黄添常、叶如镇、邝邦显、余凤笙、关百川;
统字队:队长邝炳舜、副队长黄传本,队员:谢已原、陈笃周、陈敬崇、邓信、李云煦、李时镜、黄传法、余球中、伍福堂、方伦创、刘瑞麟、黄贵荣、林燮礼、雷春林、谭律、许业昌;
一字队:队长何少汉、副队长李有栋,队员:陈文楼、刘展伯、陈泽三、邓惠泉、李圣庭、陈健泰、邓宽、胡振华、罗祥、黄登秀、叶乐、方伦铭、谭道兴、梁瑞彬、谢佩圣、黄文选;
义字队:队长李立生、副队长招家翘,队员:周敬、方景云、李华沾、黄宽沾、关炎林、江天宝、尤永增、朱仲辑、马存芳、黄梦觉、关敬修、李定、李宏明、蔡述朝、刘祥、朱如礼;
捐字队:队长黄恒、副队长刘世隆,队员:司徒有惠、麦炳良、方文屏、司徒俊葱、陈伯才、黄社经、刘同兴、冯荣、甄锡坤、江培、张爵培、伍炳坤、周恢三、雷家谅、张卓荣、伍于衍、刘兆鸿;
救字队:队长雷迪传、副队长林香泉,队员:周崧、谢栋彦、黄锦荃、周锦潮、甄安邦、邓仙石、余伯一、李玉文、赵瑞芝、骆桐际、明炽、余群、邝敬灼、林举谦、朱享、关明华;
国字队:队长林华耀、副队长钟高厚,队员:黄克勤、赵家伦、伍兆祥、黄福、方泽民、余铸秋、方广平、李卓平、黄锡琼、李均衡、曾厚桐、翁秀民、欧荣;
妇女队:队长邝炳舜夫人,副队长黄碧琴女士,队员:谢已原夫人、何廷光夫人、关翼生夫人、陈继诚夫人、梁炳彝夫人、李群越夫人、周敬夫人、黄伯湘夫人、陈宝祺夫人、陆行方夫人、陈鹿笙夫人、莫嗣炳夫人、甄旺夫人、邓长连夫人、方玉屏女士、李月平女士。
10个字队加妇女队的筹款获得中国城侨胞广泛的相应和支持,成绩也是你追我赶。该会1937年9月1日通过广东银行电汇15万元,期间又由美国国家银行电汇南京中国银行,交政府财政部50万元,9月21日,总会再电汇财政部捐款35万元,连同第一、第二次,合共汇回祖国100万元。
8月15日,对于海内外炎黄子孙来说,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作为反法西斯战争东方的主战场,中国人民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全民族持久作战,付出牺牲3500万军民生命的代价,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旧金山绝大多数侨胞虽然没有上战场,和日本侵略军做殊死战斗,但为了这场民族圣战,却付出极大努力,他们出钱出力、捐款捐物,捐给祖国的善款是美国各地之最。
捐款是旧金山侨社侨胞支援祖国人民抗战的主旋律。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是抗战时期旧金山中国城主要的义捐发动者、组织者、执行者,按照国民政府的要求,进行多期的义捐运动。在此期间,除了及其贫穷的侨胞外,其他每个人都必须认捐一定数额救国公债,侨团和商家认捐额度就更高。
当时,为了更多地筹募款项,侨胞们可以说想尽办法,凡事都可以进行捐款,譬如卖花、义演、体育比赛、郊游、抽奖等。中兴公司买了一辆车给侨胞们抽奖,爱国侨领周锐更是个人义捐国币1万元。有些侨团则贷款认捐。此外统一义捐救国总会还呼吁大家少买春节礼物,把省下的钱捐出来,还鼓励把给儿童的过年红包也捐出来,很多侨胞按照该总会的提议,把省下的钱认捐救国公债。周锐把所有用来买礼物的钱全认捐了,然后把得到的公债作为礼物,分赠给亲朋友好,鼓励别人多认捐。
除了捐款直接用于支持抗战外,还组织过购机捐,筹款给祖国购买战机,投入对日的空战;救国总会还成立了药品科,专门负责购买战时急需的各类药品,一次,中国红十字会要求救国总会捐助一大批金鸡纳霜,为此,该总会药品科购买旧金山市面各药房的全部金鸡纳霜,通过香港,运回祖国,交付红十字会。此外,救国总会提出抵制日货,组织了专门队伍,严查中国城商家是否拥有和售卖日货,很多商家十分配合救国总会的工作,把店内的日货下架,包装后,外贴封条;对于违反抵制日货行动的,则按照既定规则,给予惩罚。
中华总会馆成立了中华航空学校,在东湾阿拉米达设立飞机场,由美国专业人士教授华裔子弟飞行格斗技术,高级班六个月一期,毕业生多回到祖国,参加空军,对日作战,很多年轻的生命在和日机的格斗中,血洒祖国的天空。
1939年,旧金山举办金门万国博览会,当时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无暇参展,也没有能力参加。旧金山的多位侨领在周锐的带领下,集资25万元,民代官办,在旧金山金银岛上,兴建了美轮美奂的中国村,村内的高塔为博览会各场馆中最高,还从中国运来各类花卉树木,请来民间手工艺师傅,表演各自的绝活,当时曾有一种说法,没到过中国村等于没有来过金门万国博览会。
70 年过去了,很多当年各类爱国运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已驾鹤西去,但他们对祖国抗战所作的贡献,不能够因岁月的流逝而遗忘。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今天,人们更应该缅怀当年的旧金山侨胞对支援祖国进行长期抗战的卓越贡献。他们的姓名在历史的长河中闪闪生辉,他们的精神和我们永在!
钢铁是发动战争最需要的资源之一。日本自1937年7月7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它需要大量的钢铁,以制造枪炮弹药和飞机军舰。然而岛国日本十分缺乏这些战略资源,它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工业化国家进口大量钢铁,隔洋相望、工业化发达的美国,有日本急需的钢铁。故此,从1937年起,日本就从美国各地大量入口废铁。
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爆发,美国也还没有禁止废铁运往日本,故此一些国家的船公司,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使用货船运废铁赴日,据当年报纸报道,1937年8月,旧金山东湾奥克兰码头上有废铁5000吨,等候货船运往日本。其中一艘瑞士货船,装载废铁500吨赴日本,剩余的废铁,将由英国货船和希腊货船负责运往日本。
美国华侨大力反对外国货船运送废铁赴日。当提到侨胞反对废铁赴日时,一些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广源轮”案。实际上,“广源轮”案只是侨胞反对废铁赴日运动中的一个特殊案例,在美西各个港口,都发生当地侨胞反对外国货船运载废铁赴日的运动,旧金山侨胞尤其突出。这是因为,旧金山侨胞不仅组织起来,还联合旧金山港口工人工会,共同组成纠察队,在码头上阻止废铁装载赴日货船上。
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其中一项工作,就是组织侨胞,到旧金山码头,阻止废铁装船。该总会把侨胞组织成数个纠察队,在总会领导的带领下,分头到不同的码头(旧金山海旁码头众多,中间是渡轮大楼,向左是一系列单号码头,向右的码头全部是双号)。“是朝十点半间。中西男妇数百人同到四十五号码头,即载废铁运日本之希腊船停泊处纠察”;“各人手携或身挂中英文希腊文标语,惟秩序甚好,将继续纠察直至该船开行为止”。
在第一期纠察运动取得良好效果,各地纷纷跟进的情况下,美国朝野禁运军火赴日的言论日益扩大(美国政府当时仍批准军火出口日本),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有见及此,决定乘机更进一步,举行大请愿运动,促使美国政府立法,禁止军火赴日。特发请愿禁运军火1万5000份,分发中西人士,请同情中国、反对侵略、主张正义的美国主流白人,签名支持该总会的诉求,以便该总会把这些签名表寄往美国首都华盛顿,表达旧金山侨胞及主流人士反对军火运日的要求。“此项签名表每页可签20人,预定全部能签30万人,则其影响美国朝野态度当甚大,现已将此项签名表分发各分会,救国团体及派送本埠餐馆商店,以便有西人光顾时,顺便请其签名。并通告各分会及爱国团体,于收到此项请愿表,派遣干员及青年男女,分头向各处西人,请求签名…”。
这是反对废铁赴日运动的一个意外收获,但反对和阻止废铁装船运往日本的斗争仍在继续。
从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起,旧金山侨胞就没有停止反对废铁运往日本的运动,由于有多个国家的货船介入,旧金山又有上百个码头,旧金山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每次一收到某货船在某码头装载废铁运日时,都会组织侨胞,前往纠察。
1938年,希腊轮船公司市拜鲁士号,从洛杉矶运载废铁5000多吨后,随后又来旧金山继续装运废铁,运往日本制造军火,在中国战场上杀戮中国人民。该轮抵达旧金山后,停泊在45号码头。美国抵制日货委员会闻讯,即联合中西人士,前往该码头,举行纠察示威,以表达反对美国将废铁供给日本。
1000多名中西人士参加了此次纠察运动。侨胞方面,在前往码头纠察地点前,上午10时,在救国总会(中华总会馆)门前集合,10时30分许,由李均、雷荣、林昌、罗利各驾驶汽车一辆,轮流接载参加纠察的男女侨胞,前赴45号码头。在码头上,和已经抵达的主流白人共同组成纠察队,划出纠察线,来回巡逻。
当时的报道对纠察情况作出详细报道:“中西男女到齐后,由华人二名,手提中美国旗为前导,其余各手执标语牌,或标语带,列队巡行于码头外。标语大意‘停止运铁赴日’,‘反对侵略者’,‘供给日本废铁无异于帮助日本屠杀中国人民’,‘购买日本货即残杀中国人’。是日参加者有远自亚罏密特前来参加者,旋由中西群众举美国抵制日货运动委员会宣传员崔连氏为全队总指挥,崔连氏随即向群众宣布纠察意义,并介绍新选下届嘉省(加州)副省长碧大慎氏演讲,发挥正义,鼓励美国人民制裁日本侵略主义”。
“碧打慎氏演讲略云:‘美国为一民主之国家,现欧洲正充满反对民主主义之运动,民主国家日感威胁,中国为一民主国家,现受法西斯主义者之侵略,美国应尽力援助民主之中国,使亚洲民主之国家,不致失败。间接不但可以援助欧洲之民主国家,亦且为民主之美国自求安全。并言在道义上,美国不能援助侵略者。如不停止运输军火及军事原料之赴日,则美国无异成为日本之帮凶。美国素主和平,但如是实与和平相反,安知将来美国所售予日本之废铁,不打回美国人民云云’。中西纠察人员与在场围观群众,均一致鼓掌,下午一时许,碧氏又往作出第二次之演讲,足见其主持正义之热烈云。”
“是日糾察甚佳,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主席邝炳舜、救国总会对外宣传科副主任李泮霖、华工合作会主席彭飞、及救国总会职员等多人都亲自莅场指挥纠察工作。警厅(旧金山警察局)虽派大量警察到场维持秩序,但对纠察队隐示同情之意,在场参观群众,亦有临时参加者。纠察队自上午十时许纠察至下午二时,始换班继续。各人均精神奕奕,毫无倦容,尤以女界最为热心云。”
在旧金山侨胞反对美国废铁运往日本的运动中,美国码头工人给予大力支持,在整个运动中起到很大作用。侨胞和码头工人共同组成纠察,设立纠察线,阻止码头上的废铁装船。
由于协助旧金山侨胞进行纠察工作,影响到他们日常的码头装卸工作,旧金山码头管理当局因而出面,要求码头工人正常工作,甚至以关闭码头、取消劳务合约为要挟。
据悉,码头当局收到各方电报多封,劝其勿逼迫码头工人开工,但码头当局态度仍然甚为强硬,表示码头工人不复工的话,将采取进一步行动
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有见于此,认为纠察废铁运日之运动已经4日,取得空前未有的宣传效果,争取很多美国主流人士,特别是大多数码头工人和一些外国轮船的海员,支持他们反对废铁运日的诉求。
救国总会也担心在美国政府未有表示以前,2000多名码头工人与码头当局的合约被取消,对码头工人生活造成重大冲击与影响。故此,决定暂行停止纠察工作,转变其它方式,扩大运动声势,扩大示威运动,务使最后达到禁运军火、废铁赴日之目的。在此情况下,举行大规模游行,向旧金山码头管理当局发出示威警告,要求其勿逼迫码头工人太甚。
另一方面,码头工会已透过各界团体,希望从速成立一禁运军火运动之援华会,做长期而有计划之禁运军火赴日之运动。
码头工会一直和码头当局保持沟通,后再次会见码头当局负责人露夫,谈判仍无结果,码头当局只允许延期24小时,让工会和工人考虑是否接受码头当局的复工要求,24小时后,工人们必须复工。
工会代表当即访问救国总会,告知详情。同时表示,工会成员决不逾越纠察线。另外,该工会也提出,在美国总统未有切实表示前,旧金山应该和美西别的港口城市的侨胞联合行动,一致反对废铁运日的运动,否则,单凭旧金山一地,很难收全面抵制废铁运日之效。
该代表还告知救国总会领导成员:该工会已通过一案,从速联合各码头工会及各地社团,组成禁运军火、废铁运动之援华团体,专门负责禁运军火、废铁赴日运动之工作,使美西各港口工会、社团能一呼百应,共同进退,增加压力,以达到最终禁止军火、废铁运日之目的。
在此情况下,旧金山码头工人又恢复了码头的正常工作,但旧金山侨胞的纠察工作仍在继续,并且获得社会的广泛同情和支持。美西其它码头城市的侨胞,包括洛杉矶、西雅图等地的侨胞,也举行码头纠察运动,使很多废铁未有堆放在码头上,外国货船无法装载运日。使日本不能得到制造军火必须的钢铁。
上一篇:華人華僑和促會頒傑出貢獻獎
下一篇:客籍华人及对非洲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