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担子与国际风云人物的职责
发布:2016-09-28 17:05
来源:
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不到半月时间,就被列入国际上“非常重要的政要”名单,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等一道名列其中。(11月28日《凤凰卫视》)
习近平当选本年度国际风云人物已无悬念。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履职甚短却驰声海外呢?我们从奥巴马11月15日给他的贺电中读出了一些信息。奥巴马首先提到的是“今年2月对美国进行的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我们就美中关系的未来进行了积极并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讲到未来,奥巴马接着说:“我期待着在未来与您密切合作,继续建设美中合作伙伴关系,特别是通过加强两国务实合作,应对地区和全球性经济与安全挑战,造福两国人民,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11月15日新华社)
奥巴马在提到 “密切合作”、“伙伴关系”、“务实合作”的前提下,“应对地区和全球性经济与安全挑战,造福两国人民,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乃是中美两国人民和领导人共同的希望,也是未来中美关系走向的风向标。奥巴马之所以以大国首脑的身份首先发来贺电并对习近平寄以厚望,说明美国政要对习近平的了解较为全面而深刻。
习近平已经不是墙内开花墙外香那种类型的人物,他从人民公社化时期下乡知青到大队党支部书记,一步步走上了世界第一大党——中国共产党总书记的岗位,他的履历给了他全方位、特别是从底层透视中国国情的难得的历练机会。他在实践中积累的治学、修身、处事和决断能力,都为他担起这副沉重的担子提供了实践与知识的准备。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假如把习近平的权力观理解为官本位意义上的随心所欲,那就大错特错了。孟子的这段话恰好是习近平职守观最好的诠释:“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我们肩上沉沉的担子。”
那副担子到底有多重?“我们的人民”而不是我领导的人民的“期盼”—— “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当他把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而不是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的时候,他履行总书记职责的权力观就非常明确了:“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向13亿中国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人民在他的心目中已经是真正的考官,用政治学的术语讲,人民与他的关系乃是主人与仆人的关系,他已经把人民当做了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对这样的领导,能说不是国家和人民之福吗?
对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总书记来说,能不能入选国际年度风云人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意识到了肩负的沉沉的担子,意识到了交一份合格的答卷需要集中全党全民智慧进行的艰苦奋斗。对社会主义的政治家来说,只有把握国家命运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时代脉搏,与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攻坚克难,实现中化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篇:习近平
下一篇:闲不下来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