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树”以色列总统佩雷斯

发布:2016-08-10 09:50

来源:

 希蒙·佩雷斯 (Shimon Peres) 1923年8月21日生于波兰的一个小村庄(现属白俄罗斯),1924年随全家移居巴勒斯坦,1934年来到当时英国托管的以色列。初时,他在伊茨雷埃勒谷地的一个集体农庄里当牧童。当时名叫佩尔斯基,因在一次远游时爬上一棵大树吓走了落在树上的大鹰,一位同行的动物学家对他说,“这是一只佩雷斯”,从此,他改名为佩雷斯。他曾在特拉维夫和本谢曼青年村接受教育。他少年时学习努力,曾立志作一名农业工程师,还研读过马克思著作。后来,成为了工党运动的成员,还加入了秘密的犹太人自卫军。

  佩雷斯年轻时就走上从政的道路。1946年,他出席了在瑞士召开的第22次世界犹太人复国主义大会,1947年,他应犹太自卫军的一位负责人的要求,专门负责采购武器的事务。1948年任以色列国防部海军事务负责人。当年第一次阿以战争爆发时,他任以国防部驻美国使团团长,


  任职期间,他在纽约大学和哈佛大学附属企业管理学校就读,并在哈佛大学政治系毕业。1952年任以色列国防部办公厅副主任,同年底升为主任直至1959年。在此期间,他负责以色列军火工业的发展,并在法国的帮助下,在以色列内盖夫沙漠建立了以色列的第一个核反应堆。1959年至1965年任国防部副部长。1965年与本-古里安一起创建以色列工人党,并任总书记,同年大选时当选为议员。1969年任占领区经济发展和“难民”安置部长。1970年至1974年任邮政和运输部长。1974年3月至6月任新闻部长。1974年6月至1977年任国防部长。1975年参加埃以部队脱离接触的谈判。1977年4月当选为以色列工党(工人党和另两个政党合并组成)主席。1984年9月至1986年10月,他担任政府总理兼内政部长和宗教事务部长,1986年至1988年任副总理兼外交部长,1988年12月任副总理兼财政部长,1992年任外交部长。拉宾遇刺后,他任代总理兼国防部长。1999年,他在巴拉克政府中任地区合作部长。2001年至2002年,他任沙龙民族团结政府的副总理兼外长。2003年6月,他任工党主席。2005年1月,他担任副总理,2006年任副总理兼内盖夫和加利利事务部长。在2007年6月13日举行的以色列议会选举中,他当选为以色列第九任总统,同年7月15日宣誓就职。

  在中东问题上,佩雷斯支持拉宾与阿拉伯国家媾和的政策,是以色列中东和平政策的主要策划人和以色列政府同巴勒斯坦以及阿拉伯各方谈判的主要代表。他为以色列分别同巴勒斯坦和约旦达成和平协议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博瓦尼和平奖”。他还荣获199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佩雷斯喜爱文学和写作,主要著作有《下一阶段》(1965年)、《大卫的子弹》(1970年)、《明天即此刻》(1978年)、《由于这些人》(1979年)、《新创世记》等。

  曾多次来华访问。2008年8月,佩雷斯来北京参加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

 


相关推荐

上一篇:第一篇

下一篇:“大牛”科学家施一公的舍得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