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慈善事业给了我工作的理由

发布:2016-09-28 15:36

来源:

索罗斯不仅是金融家,还是慈善家。耄耋老年的他,将多数时间给了慈善事业,正如他自己所言:慈善给了我工作的理由,赋予我生命更高的意义。


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及开放社会研究所主席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

1930年出生的索罗斯今年已经是83岁高龄老人,人们总会形容他是“金融大鳄”,他自己也形容自己是会“咬人”的鳄鱼。索罗斯在今年4月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仍表示,他对中国经济转型抱有信心。与此同时,这位举世瞩目的老人近段还对中国高房价歧途开了“征收房产税”的药方。

索罗斯不仅是金融家,还是慈善家。耄耋老年的他,将多数时间给了慈善事业,正如他自己所言:慈善给了我工作的理由,赋予我生命更高的意义。

以下文字来自雅虎财经:

著名对冲基金经理索罗斯就像一条鳄鱼,出其不意间会咬你一口。他弄垮了英格兰银行后,开始在世界扬名;而让亚洲人铭记他的,是因为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索罗斯利用资金横扫东南亚后,带领国际炒家将目光投向刚刚回归中国的香港,开始做空港币。在香港特区政府的顽强抵抗下,索罗斯败长麦城,直接损失超过20亿美元。

2011年7月27日,这名曾令很多国家痛恨的金融大鳄,表示将结束近40年的对冲基金经理生涯,转变为一位慈善政治家。

很多人对于索罗斯表示不能理解,一方面他在金融市场上像冷血残忍的鳄鱼一般狙击他认为估值错位的主权国货币;另一方面,索罗斯又大搞慈善,他的基金会遍布全球,32个分支机构每年支出7.5亿美元。

这似乎是对不可解释的矛盾。其实不然。

第一,索罗斯的慈善是所谓“大慈善”,不是针对弱势群体或者不幸群体的赈灾济贫,而是倡导建立开放社会和世界金融新体系。

索罗斯现在几乎所有精力都放在慈善方面。他说:“我的基金会目前每年支出7.5亿美元,我的目标是一年支出10亿美元。我老了,趁我还活着的时候赶紧把钱花出去。慈善给了我工作的理由,赋予我生命更高的意义。”

讲到全球气候变暖,索罗斯说:“我以前没怎么关注,总觉得有这么多人在关心这个问题,不需要我参与。但哥本哈根会议无功而返,让我意识到我们不能单指望政府解决这个问题,整个社会都要参与。所以,我现在加入了气候政策研究院的融资委员会,希望能尽一份绵薄之力。我关注的是雨林,特别是印尼的雨林,很多人认为二氧化碳的排放源主要是工业生产,其实不然,雨林才是罪魁祸首,我和荷兰等国的专家合作,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希望我们研究的结果能在坎昆会议上公布。”

第二,索罗斯关于市场、社会、道德问题的理解也决定了他既冷血又温血。

他认为,市场制度区别于其他制度的一个关键特点是:市场是非道德的(amoral),即市场不是以道德标准来衡量的。正因此,市场机制才会有效、高效。在一个有效市场上,个体参与者的决策对于市场价格的影响很小。所以,个体参与者对总体结果不承担责任,或者只承担很小的责任。 但是,社会是要讲道德的,社会的发展涉及道德范畴。政府负责管理社会,包括制定市场机制的游戏规则。所以,政府要讲道德,必须用道德标准衡量。

索罗斯在回答企业家的问题时也说:“我很幸运,我做的是金融行业。如果我和你一样做实业,要面对员工,给他工资少一点,我自己就多赚一点,我活好一点,他就活得差一点,这样作决策就难多了。” 他说,他一直都能把在市场上赚钱和在社会上花钱这两件事情彻底分开,残忍和慈善互不干涉。

索罗斯说,在成为公众人物之前,他从来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但声名鹊起后,很多人开始关注他,他的决策会有很多人跟从,他做多或做空一个国家的货币,很多人会跟着做多或做空,结果可能真的会给那个国家带来伤害,这让他很为难。这就好比一只手绑在背后与人搏斗。

他最后开玩笑说:“我不是个圣人,如果你在市场上碰到我,还是得小心,尽管我老了,但还是一条鳄鱼,小心我吃了你。”


相关推荐

上一篇:随笔:加拿大一家旧货店的慈善事业

下一篇:汤竹丽:从国际视角看女性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