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传承为什么会“富不过三代”
发布:2016-09-20 11:42
来源:
“富不过三代”,这一句谚语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说法,从亚洲到爱尔兰。爱尔兰的说法——“Clogs to clogs in three generations”——描述的是以下事实。第一代人穿着工作用的木底鞋在土豆地里耕耘,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教育,通过辛勤的劳动,一边积累财富一边维持着节俭的生活。第二代人上了大学,穿着时髦的衣服,在城市里有自己的公寓楼,在乡村也有房产,逐渐步入上流社会。第三代人大部分都过着奢侈的生活,几乎不工作或很少工作,只知道花钱,这注定第四代人将重新回到土豆地里干苦力活儿。这是典型的三部曲:首先,创造阶段;其次,停滞或维持现状阶段;最后,消逝阶段。
难道这种从贫穷到富裕再到贫穷的循环是不可避免的吗?一个家族可以保有财富超过100年或是至少四代吗?
根据“富不过三代”的谚语可以看出,在一个家族中进行长期财富保有的努力会最终归于失败。
1974年,新加坡一名非常成功的商人儿子邀请我去看看他的父亲。我自然很好奇为什么是我——一个少不更事的私人律师,会被邀请跨越大半个地球,花费巨大代价来到这个家族,而且新加坡也有很出色的法律咨询服务。我建议这名商人在当地寻找律师,但他很坚持,我只好同意了。
在见面的那一刻我依然不知道为什么会被邀请,甚至在踏入他那巨大的办公室一边喝茶一边解决了世上所有的宏观经济问题之后,我依然心存疑问。最终,这位世界著名的、非常成功的男士说道:“休斯先生,你可能很想知道为什么我会邀请你到这里来。我们中国人有一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我并不想它发生在我的家族身上。你能利用美国家族用过的方法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吗?”我很开心地发现,我可以帮助他们。
自1974年以后,我不断遇见世界其他地方的家族,我听到过同样的想法,只是它们被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富不过三代”的谚语世界通用,体现出关于财富和人类行为的真理。不幸的是,它所描述的是一种失败。
“富不过三代”的谚语反映的是三部曲:创造,停滞,消逝。有趣的是,这和能量的行为相似。根据物理定律,能量首先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创造物,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静止或平衡后,被打乱或腐烂,重新归于无序。然而能量永远不会消失,它最终会变成新的创造物的一部分,然后重新开始三部曲。显然所有的生命形式,可以看成是能量的有机组合,都要经历这一循环。对于家族来说,问题是他们是否能够将创造的时间延长至很多代以后,尽可能推迟静止和混乱的时间。
我喜欢教授的方法就是提醒一个家族的每一代人:你是第一代。无论是哪一代,只要他们自认为是第一代就会拥有同样的创造能力。只有当一个家族无法认为自己是第一代时才会有步入第二代的停滞阶段和第三代衰退阶段的风险。
为什么这一世界通用的谚语到今天为止还和过去一样适用呢?
首先,在所有的文化中财富保有意味着,且到今天还是意味着以金融资本作为衡量财富的标准。很少有家族能够理解他们的财富由三种形式构成:人力和智力和金融。为数不多的家族会认识到,没有对人力、智力资本的积极管理,他们是无法保持其金融资本的。在我看来,一个家族不能保持其财富的最关键问题在于,他只注重于家族的金融资本而排除了人力和智力资本。一个家族不能理解其拥有的财富,更不能成功地管理这一财富,注定这一家族要应验古老的预言。事实上,这种仅关注金融资本的做法甚至可能导致其在一代之内就会破产。 其次,很多家族都不能理解财富保有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过程,家族的每一代人都得是第一代——创造财富的一代。
许多继承了金融财富的家族成员都不知道它们被创造出来是多么不易,且往往他们作为财富创造者的经历是失败的。这些家族成员的后面几代人很少能和初始家族财富的创造者有同样的热情。一个家族幻想,或者更糟糕地,认为该家族的每一个成员都是财富的创造者,甚至每一代都会出现创造性天才,能够成为伟大的金融财富创造者,这本身就是愚蠢的。这样的家族正在走向灭亡,并且很快就会破产。
对于一个想要保有财富的家族来说,他必须增加其财富。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他可以更加关注家族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的保有。他可以将其主要使命理解成创造新的人力和智力资本的动态过程,同时出色地管理好第一代创造者创造出的金融资本。通过理解了其主要职责,每一代人就可以在实践中充当新的第一代,即财富创造者。
第三,许多家族通常难以掌握适当的时间框架以进行成功的财富保持,结果就使利用家族的人力和智力资本计划变成非常短期和个人的行为,家族取得成就的目标设定得相当之低。时间应该由当代人来衡量,否则一个家族如何确定是否在第四代时依然没有破产?对于一个家族来说,短期是20年,中期是50年,长期是100年。随着生命周期的延长,我也会适当增加这些年限,但是当前这些作为衡量标准是合理的。
几乎我遇到的每一个家族都不顾一切地想要确保每年都能增加金融资产。我很赞赏这一点,因为它反映了良好的金融管理实践。然而不幸的是,纵观20年的短期金融规划,这些年度业绩只会成为脚注。在50年的规划中,它们还成不了脚注,仅仅会出现在条形图中。在100年的规划中,只有研究家族历史的人才会对它感兴趣。
我们不断地说“我们是长期投资者”,这通常会掩盖我们对短期业绩的看重。这种不现实的自我评估总是让我们看不清事实,那就是要想达到这些年度目标——这些目标即使在20年的周期中都是相对短期的——所必须承担的风险在一个家族100年的金融财富保有规划看来太高了。
当把20年、50年和100年的衡量期限引入家族投资策略中时,对耐心的要求就显现出来了,正是这份耐心解释了像菲利普·卡雷特和沃伦·巴菲特这样伟大的投资家的成功。无论一个家族干什么事,耐心都是一种美德。对于为了保有金融财富而制定长期战略的家族来说,时间是一个好朋友,这一点并不适用于大多数投资者。同样,不能好好利用时间也是对有价值的家族资产的一种浪费。
当我们跳出金融领域,一个家族开始衡量其对人力和智力资本的保有,他们更加不能理解衡量成功的恰当时间框架。几年前,我在讨论购买人寿保险。利用这一机会我问保险代理人我的平均寿命。我很开心地听到他很确定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活得比我们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长。他告诉我,只要我们不在55岁前患上心脏病或癌症,并假设我们不抽烟,保险精算师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大部分人可以很好地活到80岁,而我们的下一代可以活到90岁。
对于在进行财富保有的家族来说,这一统计信息是一条绝妙的消息。这些家族并不会在60岁时失去个人家族资产,相反一个家族可以利用其成员的人力和智力资本再多获得25年收益。无论什么企业,如果能将其资产的有效寿命延长25年就相当于大大提高了利润。每一家企业都知道购买新资产的代价很高,保持现有资产处于最佳状态是财务状况良好的关键。
家族与经营企业一样。当一个家族开始估量其成员的有效寿命,计划在其一生中最大限度利用每一个成员的人力和智力资本时,这个家族就不可能进入能量缩减和混乱阶段,而这才是每个家族资产负债表中最大的负债。如果不能期望每一个家族成员都参与到20年、50年、100年的规划中并作出贡献,也就不能期望很好地管理家族财富中重要的人力和智力因素。不能恰当地估量也就不能尽早将最新的家族成员引入家族计划中,从而最大化其一生的贡献量。一个企业从来不会浪费某种资产有效寿命的30年。不能教育年轻的家族成员对家族资产负债表作出贡献,就和错误估计家族中年长成员的有效寿命一样,是对家族资产的一种浪费。如果家族不能重视20年、50年、100年的时间结构在财富保有中衡量成功的作用,古老的谚语“富不过三代”就将成为现实。
第四,家族不能理解和管理其资产负债表中的内外部负债。记住:一个家族若试图保有其财富,那么最大的负债就是发现自己处于一种乐而忘忧的状态,觉得似乎不会发生什么事,认为没什么好担心的。事实上,这时一种衰败的状态正在形成,因为在一个家族早期阶段未能合理管理其负债。第4章会深刻讨论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