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十大牛人之最低调
发布:2016-08-12 11:37
来源:
任正非:沉默依旧
万科董事长王石说,任正非是一只沙漠上孤独的狐狸。
他失败过,痛苦过,也忧郁过,但他最终都以最有静气、最有定力的力量渡过难关。他以理性、智慧和勤奋影响了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也影响着全球通讯行业格局。从《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到《华为基本法》,再到《华为的冬天》,他始终以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引领着自己的企业大步向前,并最终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他,就是任正非。
2008年,华为20岁,任正非64岁。这一年,华为依然雷声不断;任正非却继续保持了一贯的沉默。
从2007年底华为发生的万人“辞职门”事件起,外界对华为的争议就一直没有消停过,也是在那一次,任正非率先自愿申请买断工龄,将自己001的工号变成十万多号。此后,华为员工一系列自杀事件又将任正非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2008年8月,中国电信近300亿元的CDMA大单引发了设备商新一轮的招标争夺大战。阿尔卡特朗讯、北电和中兴通讯的报价在140亿~70亿元之间,华为却报出了不到7亿元的超低价。华为的“白菜价”毫无疑问又一次引起大家的非议,认为它是场竞标中的搅局者。
然而,任正非也许非常信奉“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这句话,他对外界的评论一概具有足够强的免疫力。他经常这样教导员工:“希望全体员工都要低调,因为我们不是上市公司,所以我们不需要公示社会。我们主要是对政府负责任,对企业的有效运行负责任。”
进入2008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哀鸿遍野的时候,电信业也未能独善其身。10月份,各大电信设备厂商陆续公布三季度财报,北电、摩托罗拉、阿尔卡特朗讯亏损的态势继续蔓延,何时止亏依然是未知数;诺基亚、西门子在经受合并带来的剧痛之后,复苏的道路亦非坦途。
面对行业冬天,任正非说,要“对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竞争的艰难性、残酷性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提醒员工,“经济形势可能出现下滑,希望高级干部要有充分心理准备。也许2009年、2010年还会更加困难。”
这并不是任正非第一次警告冬天来临。早在2001年,他就提出了“过冬”的口号。当时,国内电信运营商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从1996年~2000年的24.9%下降到2000年~2002年的2.1%。2004年下半年任正非第二次警告冬天来临。虽然这一时期,电信市场已经转暖,但是华为有自己的问题,同港湾的竞争正在关键时刻。更为关键的是,国际电信巨头已经开始对华为采取围剿行动。现在,人们又听到了任正非关于冬天的警告。
也许正是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得华为总比别人早一步做好过冬准备,从而最后安然过冬。在严峻的2008年,华为继续保持了稳健、健康的增长,全球销售额达到23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国际市场收入所占比例超过75%。数据表明,与很多已经陷入沉寂或者困境的同等级别的中国企业相比,华为仍然走在成功的路上。
业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国外企业要想进入中国市场,必须越过两道山,一是价格,二是华为。任正非作为华为的精神领袖,无疑是应该引以为豪的,他时常被人称作土狼,或者硬汉,抑或是战略家。只有万科董事长王石把它比喻成一只沙漠上孤独的狐狸。
相关推荐
上一篇:邱继宝:十大熊人之最失落
下一篇:IT十大风云人物之杨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