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途纯:十大熊人之最冒险
发布:2016-08-12 11:33
来源:
李途纯:失败的赌徒
从1996年的白手起家,到2008年的黯然退出,这12年对李途纯来说宛若一梦,梦中的他不但把太子奶推上“央视标王”之位,甚至打造成了“千年企业”,但梦醒时分,一切都破灭在资本的博弈中。
2008年11月21日,当李途纯无奈地在转让协议上签下自己名字的那一刻,不知他是否后悔自己曾经的豪赌。
李途纯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或者说是一个喜欢豪赌的人。幸运的是,12年来,他一直平平安安地走在钢丝上,没有掉下来,除了结束的这一次。
30岁那年,在国企做了10年的李途纯毅然辞职南下深圳。在那里,他打过工、卖过粮油,也偶然喝到了一个国际品牌的乳酸菌奶饮料,敏锐地发现乳酸菌饮料行业在国内的市场前景。于是,1996年李途纯在湖南株洲建立了太子牛奶厂。当时的他,除了固定资产,只有一张50万元的承兑汇票。
但李途纯从来没有退却,甚至在1997年做了一个惊人之举,以8888万投得央视黄金广告时段的日用消费品标王。之所以说它惊人,是因为这时的太子奶资产总额还没有竞标价格高,就连他去央视竞标的20万元的入场券也是借钱买的。
这是一场背水一战的豪赌,但最终换来了奇迹,李途纯拿到了8亿元的订单,太子奶“央视标王”的名声也广为传播,很快就确立了太子奶在乳酸菌饮料行业的领军地位。
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由此变得风生水起,李途纯在商界也如鱼得水。他不但创了连续6年业绩翻番的商业奇迹,而且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与世界巨头完成了三次联姻——获得三家世界顶级投行的战略投资资金7300万美元,积极谋求海外上市;获得6大国际银团提供的5亿元授信贷款;引进利乐公司20条无菌包装生产线。
志得意满之际,李途纯甚至立下这样的豪言:“10年之后,1000亿元的年销售额是太子奶集团一定要实现的目标,太子奶集团一定要进入世界500强,10年不行20年。”
只可惜,如今的他再也没有机会去实践他的豪言壮语。
李途纯自2002年起先后在株洲、北京、黄冈、成都、昆山建立了五大生产基地。由于几年来没有克制的盲目扩张,却又无法创造足够的回报,太子奶集团资金链日趋紧张。2008年3月份前后,因为拖欠原料货款太多,太子奶株洲基地两次停产;7月,昆山基地的1号厂房停工;10月,位于北京密云工业区的太子奶基地也一度停产数周……但即使在“资金断链”的消息频传之时,李途纯也一直在硬撑,甚至在接受采访时称“太子奶目前一切正常”,而且会“选择在最佳时机、最好地点、最适合的交易所,并在最需要资金时上市。”
无奈在债务成堆和业绩不佳的阴影下,李途纯已经彻底失去了投行对他的信心。当初引资,李途纯与3家投行签署了一项对赌协议:注资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可降低注资方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
就是这一场对赌,让李途纯彻底结束了自己在太子奶的权力与辉煌。
2008年10月,太子奶开始出现停产、裁员、断货、被经销商集体逼债、员工讨薪、资产清算团进驻、太子奶被全面接管等情况。李途纯终于在投行的压力下在“不可撤销协议”上签字,约定双方在一个月内完成股权转让。之后,李途纯四处寻找新的投资人,但都无功而返,最终在11月触发对赌协议中有关丧失控股权的条款,被从自己亲手创立的企业扫地出门,空留了一个头衔:名誉董事长。
从1996年的白手起家创立太子奶,到2008年的黯然退出,李途纯用12年时间走了一个轮回。
12年宛若一梦,梦中的李途纯不但把太子奶推上“央视标王”之位,甚至打造成了“千年企业”,但梦醒时分,一切都破灭在资本的博弈中。
相关推荐
上一篇:刘根山:十大熊人之最伤感
下一篇:刘永行:十大牛人之最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