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缘战略的方向选择
发布:2016-08-10 09:47
来源:
前 言:
地缘战略,用直白话讲述,就是周边格局怎么办. 可能表述不是那么严密,希望大家不要计较,本贴就是讲述周边格局怎么办的问题.不是论文,没有那么严密,请大家不要抬杠. 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给了我很多启发,是主要参考书.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的李杰研究员一些观点,我也深表赞同,融汇到本文里面.
两个目的和两个原则
地缘战略的目的, 首先是为了保护的生存安全.建立最大战略纵深..第二,保护国民需要的全球资源来源稳定,运输畅通,任何情况下不能被封锁. 现代战争和国际竞争,因为武器装备的射程越来越远,在虚拟空间甚至没有射程的概念,因此地缘政治的第一个目的,重要性在下降. 但是第二个目的,就是确保资源供应的稳定,随着国家进口资源对外依赖度的提高,重要性不断上升.
周边格局很复杂,任何一个国家,军力,财力,物力,人力,决策团队执行团队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国家的地缘战略必须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 是主要方向原则.是有主要方向, 有次要方向.必须在主要方向上投入资源,在次要方向上维持局面. 两次世界大战,德国作为后起国家,始终没有确立正确的主要战略方向,连续两次陷入两线作战的悲剧. 在那个时代,德国是一个缺少战略家的国家,狂妄自大,四面树敌,最后遭到围攻.以一国之力,即便国民素质再高军队再能打,也不可能战胜全世界.德国的经验,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第二个原则: 是主动性原则.也就是在主要方向上必须有所作为.主动出击,采取攻势..不过,这个攻势不一定是军事进攻,更大程度上应该是外交,经济,文化上的攻势和亲华政治势力的培养支持.绝对必要的时候才使用军事手段.
根据地缘政治的目的,我们首先分析周边安全形势. 世界上对中华民族生存有大规模杀伤能力的国家,一共七个: 美国, 俄罗斯, 法国,英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 理由很简单,这些国家有核武器,而且能打到中国. 以色列也有核武器, 但是射程有限,无法攻击中国本土. 因此只有这七国对中国有大规模杀伤能力. 好在,有能力不等于有意愿. 很难想象英国人把导弹核潜艇开到印度洋对中国来上一发核导弹. 因此对于英国法国甚至俄罗斯美国,一般不太担心核威胁. 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安全关系, 本质上是核平衡关系.我国与英国法国可以相互确保摧毁, 我国与美国俄罗斯的关系是: 对方可以摧毁我国,我国可以使对方蒙受较大损失.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对美国的核平衡是严重不足的.美国有能力毁灭中国, 中国可以打到美国本土的导弹数量非常有限,经过拦截后还能产生威胁的就更少了.建立对美国的核平衡,应当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事情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万不可有一丝一毫侥幸心理. 事实上中国能够打到美国的核导弹越接近美国的数量,美国遭受攻击的概率反而下降. 因为核平衡会遏制美国方面的核冒险(不要忘记美国至今不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权利),从而也降低了中国进行核反击的概率. 核平衡战略是否包括印度,需要思考. 因为印度的核武库还很小,似乎是可以防御的.. 核平衡战略解决了中国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的基本安全关系问题. 但是, 核平衡要求平衡双方是理性国家. 对于中国这样的理性国家,即便在文化大革命那样疯狂的年代,都遵循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则,因此,使用核武器的意愿非常明确稳定. 但是,对于有些核国家, 由于极端思想的普及,国家意愿甚至国家政权常常处于波动甚至不可预测之中.这样的国家的民众和管理当局,也许认可自杀式的攻击行为为无上光荣.因此也无法与对方约定核平衡关系.对于这样的两个国家, 必须采用导弹防御策略同时控制其核武库的规模. 朝鲜半岛必须无核化.我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初期目标应当是拦截西南方向的中程弹道导弹和东北方向的短程弹道导弹. 综上,核武器和导弹防御系统是中国国家安全的基石,对于基本安全的投入应当置于最优先的位置,它们没有航母,战斗机那么显眼,但是作用远远超过后者. 通过分析安全问题的第一个层次:生存权问题, 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当今的日本早已不是1930年代的日本, 日本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危险性甚至低于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鲜.日本当局不招人喜欢,但是毕竟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没能发展出核武器.日本要想成为一个有威胁的大国,首先要挑战的恰恰是美国.日本越依赖美国,它越安全,对它自己和对我们都安全.
主要战略方向
国民经济的发展,当今深度依赖海外资源和运输线.一条条远洋航线和陆地上的铁路运输线,都是中国经济的生命线. 进口资源的线路三条, 最重要的一条是通过南中国海,经印度洋,到中东和非洲. 第二条是太平洋到澳洲,再就是太平洋航线到其他美洲国家. 基本上, 南海印度洋航线的大局,决定中国的地缘政治重心.南海又是重中之重. 因为, 南海通南洋,南洋本身资源丰富,石油煤炭有色金属橡胶棕榈油等等都是中国需要的. 南海又是去中东和非洲的必经之路.如果无法保证南海, 自然无法保证去中东和非洲. 相对而言, 澳洲航线和太平洋航线意义稍微小点. 因为澳大利亚是美国盟国.必要的时候会听从美国号令加入对华封锁,因此即便能确保澳洲航线畅通,意义也不大.太平洋航线也很重要,但是太平洋就是美国湖, 中国海军受到第一岛链的限制.并且在太平洋上缺乏基地.因此太平洋航线无法保证.可见,从重要性和可行性来考量, 南海航线都是最优先的.保住了南海, 就是保住了东南亚的资源供应.即便不去中东和非洲,至少有一块最基本的保障.在此基础上,再西进印度洋. 行文至此,想必大家都明白了: 中国地缘政治的首要方向是东南亚!
虽然我国国力日强,但还没有实力争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制海权.印度洋恰好又是能源通道.无论是中东石油,还是非洲石油,都得通过印度洋南海航线才能输送到中国.我海军控个南海都比较勉强,印度洋不在控制范围内, 怎么办? 办法是有的, 走中亚! 中亚资源丰富, 哈萨克的石油, 阿富汗的铜矿, 慢慢都开发出来了.如果能建设一条铁路线,连接我国西部和伊朗以及巴基斯坦的港口,中东资源进口多了一条陆路.以后海路不行就走陆路, 岂不美哉? 因此中国地缘政治的重要战略方向是中亚! 在中亚和东南亚之间, 谁更优先我也还在思考.怎么建立亲华的东南亚和亲华的中亚, 是一个需要另外专门讨论的话题.
次要战略方向评述
南面和西面,都是主要战略方向. 必然地, 北面和东面,成为次要战略方向. 因为: 北方, 俄罗斯, 资源丰富, 政治稳定.俄罗斯以军事和资源立国. 俄罗斯民族有侵略性,但是在核平衡格局下很难把目标瞄向中国. 而且他们很愿意出口资源和技术到中国来.两国的关系有点互补. 历史上俄罗斯人过得很苦, 自己折腾自己死了几千万, 纳粹德国侵略又死了几千万, 今天的俄罗斯人处于历史最幸福时期, 预计其民族性格会追随欧洲主流变得日益享受.由于价值观差异和人种歧视,俄罗斯也很难追随中国成为盟友.除非美国进逼俄罗斯过于急迫. 以后中俄之间关系将以经济贸易为主线,不需要投入过多精力. 中俄关系有可能出现分歧的地方在于中亚.
由于媒体的渲染, 公众常常误以为东方是主要战略方向. 其实东方是次要战略方向.
东方三段, 朝鲜半岛方向, 日本方向, 台湾岛方向. 其中, 朝鲜半岛的主要问题是核安全问题. 朝鲜半岛只要是无核的, 无论谁掌权,都无力量威胁中国. 如果再次发生朝鲜战争, 中国最多出兵建立安全区. 只要事先声明是建立安全区, 39军即便开着59式老坦克进入朝鲜北部, 韩国军队也不敢开火打他们. 美军地面部队很可能不会越过三七线. 这都是志愿军留给中国人民的战略无形资产,抗美援朝战争余威有效期一百年. 如果半岛和平, 朝鲜搞改革开放,那么局面还会更好. 台湾岛方向, 很显然, 在台湾方向上看不到投入资源产生效益的前景.台湾人明白,现在宣告独立,除了得到导弹当头, 什么另外的东西都没有. 而事实现在什么都有. 同时我方不准备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但也不放弃使用武力的权利. 僵局仍会维持.双方都在享受对方带来的经贸利益. 台湾问题的实质是大陆方面拥有统一的法理优势和实力与决心的一致性. 大陆要想对台独分子展示使用武力的意愿,最好的战场仍然是东南亚. 东南亚距离台湾足够接近.通过对美国撑腰的东南亚国家使用武力可以令台独分子彻底抛弃幻想. 最终达到和平的目的.我们热爱和平,不希望战火烧到同胞头上.
由于钓鱼岛问题,中日之间发生了严重争执.未来也不排除擦枪走火的可能. 但是, 日本仍然不成为中国的主要战略方向. 除了前文所述的日本安全威胁比较小之外,日本的资源有限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强劲的对手. 战胜日本需要投入巨量的资源,可是所得是什么呢? 钓鱼岛的分量足够令两个大国大打一场吗? 中国未来需要占领日本么? 占领日本的好处在哪里?如果中日关系缓和, 中国仍然可以买到日本的技术产品. 如果中日发生战争, 日本彻底失去一个重要市场,中国彻底失去一个技术产品来源地. 这是双输结局. 诚然日本的政治家不够聪明,日本的国民也不够理性,但是对于日本还是不要过于刺激. 日本如果真地重走军国主义道路, 首先不干的就是美国. 说到底, 中国和美国都是战略棋手国家, 日本韩国都是棋子国家.中国要找新的棋子,就到东南亚和中亚去找, 灭或者抢美国的棋子,费力不讨好. 美国如果跟着日本的指挥棒去抢钓鱼岛,当日本的打手, 那么美国成了日本的棋子,想必水平不至于那么低下吧. 另外一层考虑, 日本社会的最大问题是老人治国,论资排辈.如果国家外部没有危机,日本会平稳缓慢地运行下去.如果外部势力时不时去挑战它,刺激它, 日本社会产生变革动力, 反而有可能发奋图强再次崛起, 那就更难对付了.
中日争夺的焦点,眼下在钓鱼岛,未来在东南亚. 因为中日都明白,彼此无法在正面冲突中获益.但是谁控制东南亚,谁就占据了主动权. 这里再次凸现了东南亚的重要性. 日本, 比中国更依赖南海航线. 比中国更依赖东南亚资源和市场.日本的产业转移方向,除了中国,主要就是东南亚. 日本正在,而且必将进一步渗透东南亚.一个亲日本的东南亚,也可能彻底封死中国的海洋之路.这是一个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结果.
东南亚, 中国应当恩威并施的地方, 就是未来的中国地缘政治主要战略方向.
上一篇:第一篇
下一篇:“西进”,中国地缘战略的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