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围堵欧亚大陆的地缘背景--引起两次世界大战的地缘战略理论

发布:2016-08-29 15:39

来源:



自从麦金德提出了著名的三句名言后,地缘战略就引起了各国的重视,而且其思想被

地缘战略学家所传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麦金德的地缘战略理论引致了两次世界大战。

一、麦金德的地缘战略理论

英国近代地理学的鼻祖哈尔福德•麦金德爵士生于1861年2月15日,1904年1月25日

,麦金德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了论文《历史的地理枢纽》,这篇论,麦金德在文章中

提出了“心脏地带”的论点,他是第一个以全球战略观念来分析世界政治的人。

麦金德认为,欧亚大陆是一块连续的陆地,北部为冰块围绕,其他三面为水域包围,面积

为二千一百万平方英里,或者说等于北美洲面积的三倍以上。这块陆地的中部和北部,估

计约有九百万平方英里,或者为欧洲面积的二倍以上,没有可以利用的通到海洋的水道,

但是另一方面,除掉亚极地森林以外,一般说来十分适合骑马和骑骆驼民族的机动性。这

个心脏地带的东面、南面和西面是呈巨大新月形的边缘地区,由海路可以到达。根据自然

形态,它们可分为四个区域,一般地说分别与四大宗教(佛教、婆罗门教、伊斯兰教和基

督教)的领域相一致。前两个区在季风地带,一个面向太平洋,另一个面向印度洋。第四

个区是欧洲,得到从西面来的大西洋雨水的滋润。这三个区加在一起,面积不足七百万平

方英里,拥有十亿以上或全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第三个区与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

、红海和波斯海)地带、或者更常说的近东地区一致,它在很大程度上因靠近非洲而缺少

水分,因而除绿洲外,居民稀少。在某种程度上说,它兼有欧亚大陆边缘带和中心区的一

部分特征。


图1麦金德力量的自然位置示意图

枢纽地区(或叫心脏地带):全部是大陆的;外新月地区:全部是海洋的;内新月地区:

部分是大陆的,部分是海洋的。

麦金德认为,海洋上的机动性,是大陆心脏地带的马和骆驼的机动性的天然敌手。但横贯

大陆的铁路改变了陆上强国的状况。铁路在闭塞的欧亚心脏地带创造了更加伟大的奇迹,

因为它直接代替了马和骆驼的机动性。麦金德认为,欧亚大陆上那一片广大的、船舶不能

到达、但在古代却任凭骑马牧民纵横驰骋,而今天又即将布满铁路的地区,是世界政治的

一个枢纽区域(地区);枢纽以外地区,在一个巨大的内新月形地区中,有德国、奥地利

、土耳其、印度和中国;在外新月形地区中,有英国、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

日本。如图1所示。

麦金德认为,枢纽国家向欧亚大陆边缘地区的扩张,使力量对比转过来对它有利,这将使

它能够利用巨大的大陆资源来建立舰队,那时这个世界帝国也就在望了。如果德国与俄国

结盟,这种情况就可能发生。于是,斯大林和希特勒都意识到,欧亚大陆是世界的中心而

谁控制了欧亚大陆也就控制了世界这一假定。有意思的是,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德国

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但是,德国相信自己的生存空间是在东方的辽阔土地,为

了独霸世界,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发布第21号指令,正式下达了代号为“巴巴罗萨”

的侵苏计划。1941年6月22日拂晓,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动用190个师、3500辆坦克、5

000多架飞机,在从波罗地海到黑海的1800公里长的战线上,向苏联大举进攻。最后导致

在二战中的失败。

在1919年巴黎和会之时,麦金德把他最初的论文扩展成一本叫做《民主的理想与实现

》的书。在文中他用“心脏地带”代替“枢纽地区”,并且看到东欧的地缘政治上的重要

作用,把他的世界地缘政治上“陆心说”归纳为三句名言: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

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世界岛

是欧、亚、非三大陆,由于其相连成一体,故称为世界岛。

但是,就在麦金德宣读了他的论文《历史的地理枢纽》后,后来成为英国海军大臣和主管

印度事物大臣的L.S.艾默里(Amery)先生在讨论中作了发言,他认为“拥有广大草原地

区的俄罗斯帝国,已经不在古老的草原人民的手中,而是成为真正的农业世界的一部分,

经济上它已经征服了草原,并且正在把它变成一个伟大的农业工业强国”。他指出:麦金

德描写的马和驼驼的机动性,大部分已经过时了,现在是铁路的机动性和海上的机动性的

问题。他还预言,这两方面的机动性都将“由航空作为动力的一种手段来加以补充”,在

这种情况下“大量的地理分布必然丧失它的重要性,而成功的列强将是掌握最大工业基础

的那些国家”。他最后作结论说:“在大陆中心还是在岛屿上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哪个民

族拥有工业的力量,发明的力量,科学的力量,它就能打败其他所有的民族”。麦金德最

后明确指出:某一新的力量代替俄国对这片内陆地区的控制,将不会降低这一枢纽位置的

意义。例如,假如中国被日本组织起来去推翻俄罗斯帝国,并征服它的领土的话,那时就

会因为他们将面临海洋的优越地位和把巨大的大陆资源加到一起——这是占有枢纽地区的

俄罗斯人现在还没有到手的有利条件,构成对西方世界自由的威胁。

确实,工业化的力量是美国和日本崛起的根本原因。工业化也叫产业化,是指从农业

等第一次产业的比重很大的阶段向第二次产业特别是工业的比重提高的过程。工业化是经

济发展的核心,是经济结构转变的主要动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决策部门在推进工业

化时,不仅要利用静态比较利益原则,更要重视利用动态比较利益原则,来指导制定工业

化政策。从产业发展方面,关键是选择战略产业和制定对外贸易政策。从区域角度来观察

,主要是选择优势区位,培养经济增长极和重点区域,并将战略产业放在这些区域。

很早从理论上阐述了工业的重要性的是美国建国初期的杰出政治家汉密尔顿(1755—180

4年)。1789年,汉密尔顿被华盛顿总统任命为第一任财政部长。1790—1791年,汉密尔

顿向国会提出了著名的四大报告,系统地提出了美国的经济建国大纲,其中心内容是,发

展民族市场,进而发展美国制造业,以实现美国工业化。他说,不仅一个国家的财富,而

且它的独立与安全都与工业的发达息息相关,要使美国强大,首先必须发展工业。美国应

该通过政府的巨大赞助,努力加速工业的发展。1791年12月,汉密尔顿向国会提交了《关

于制造业的报告》,鼓励在美国发展制造业。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基本上完成了早期的工

业化,建立了近代工业体系。汉密尔顿的思想对后来德国的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

李斯特提出生产力理论创立历史学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841年,李斯特出版了《政治经

济学的国民体系》,这被誉为十九世纪欧洲工业化的圣经。李斯特认为,财富的原因与财

富本身完全不同,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要重要许多倍。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生产力的

增长比眼前物质财富的获得要重要得多。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它的生产力的发展程

度。

二、斯皮克曼的地缘战略理论

斯皮克曼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耶鲁大学国际研究所主持人。著有《和平地理学》(实质

上是“战争地理学”。)斯皮克曼认为,从地理位置上研究国际关系中的安全问题十分重

要。麦金德在1904年发表的《历史的地理枢纽》这篇论文从研究地理位置中得出一些一般

性结论,为人们充分认识地理因素对国际关系中安全问题的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斯皮克

曼认为,在美国的安全形势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谁控制欧洲和亚洲的边缘地区问题。

要是这些地区落到与美国为敌的一个强国或几个联合起来的强国手里,那么由此造成的包

围形势就会使美国处于严重的危险的局面中,不管美国的陆军和海军力量如何强大。因此

,用武力阻止欧洲或亚洲为一个强国所统一,对美国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是美国参与世界

事务,保卫和平与自身安全的手段。

实力是国际关系中的根本要素,没有实力支持的政治理想和远见很少有存在的价值。二战

时,挪威、丹麦、荷兰等小国没有实力,只能任人宰割;即使象英国和法国那样的中等国

家,由于不知道发展实力,也被德国蹂躏。因此,国家的安全同实力有密切关系。国家拥

有明确规定的领土基地并绵延成一定的幅员,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条件和自然资

源。如果一国的安全终究要凭自己所能支配的力量来保护,那么以保证安全为目标的政治

战略就必须在和平时期保持国家的实力。由于领土的大小影响一国的相对实力,自然资源

影响人口的密度和经济结构,这些东西本身又是制定政策的要素,因此,负责制定外交政

策的政治家们要从全球的地理的观点上来考虑一国的安全问题,考虑国家的领土在世界上

(整个地球表面)的位置、领土的大小和资源以及其他国家的领土和实力分布等等情况。

世界陆块地理因素是一切战略和安全问题中极端重要的因素。

斯皮克曼认为,美国现在是一个大陆国家,有铁路和巴拿马运河相连,因而它的东西海岸

有跨过大西洋和太平洋达到欧亚大陆东西两侧的便利通道。由于飞机完全改变了大国之间

的关系和实力的运用,除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是美国同欧亚大陆的最重要接触线外,在北方

有一条将要由飞机控制的第三条前线,将北美洲和欧亚两洲大致地连接起来,这条由空中

势力使美国和欧亚实力中心最为接近的线,使得美国处在欧亚实力中心之间,虽然和它们

远隔重洋。

斯皮克曼认为,要衡量一国的外交政策,首先必须根据这个国家在世界上的位置,一国在

世界上的地理位置对决定它的安全问题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但是同位置相比较,疆土的大

小、地形和自然资源是决定一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一个球体上,每

一个点都是被所有其他的点包围着的。如果某一个国家受到其他一些国家的包围,而这些

国家的自然资源和总的潜在实力都比它优越,这个国家又没有地形上的特点可以掩护,那

么,包围就成了真正的威胁。为了设法获得安全,政治家必须考虑这种形势并采取行动,

只要存在着减少或阻止完成包围的可能性,任何这种可能性都要加以利用。小国与强国合

并或加入同盟是提高国际地位的途径之一,还有工业化的力量和技术进步以及用于增强实

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在地理上的不利。此外,人民也是一国实力的根本要素。人口数

量可以用来说明一个区域维持生活的能力,因而它也就是潜在实力的标志。

斯皮克曼认为,美国在地理上是被欧亚大陆以及非洲和澳洲包围着的。欧洲是一个有许多

独立国家的政治分布区,但是在这个区域的历史上的各个不同时期里,它都曾受到强迫统

一的威胁。二战时期纳粹德国企图从北角直到好望角建设一个新秩序;与此同时,在远东

地区也进行着同样的努力,以达到由一个强国统治的目的。在那里,几个世纪以来,中国

和俄国的势力在大陆上保持着一种均势。日本帝国从它在大陆海岸以外的岛屿基地向外进

行扩张,是以达到从白令海峡到塔斯马尼亚的全部统治为目的的。二战盟国的胜利遏制了

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的欲望,避免了美国完全被包围的可能。因此,将来美国在和平时期

就一定要经常注意不让任何国家或几个联盟国家以优势的力量出现在欧亚大陆这两个区域

的任何地方以免美国的安全受到威胁。在环绕着欧亚大陆而处在大洋中的一些滨外岛群中

,对于美国最有重要意义的是英国和日本,因为它们代表政治的和军事的势力中心。环绕

欧亚大陆的一系列边缘海,大大地帮助了这些国家的发展。但是,欧亚大陆上的陆地交通

却遇到了严重的困难,以致整个欧亚大陆的陆块从来就未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整体。但是,

铁路的发展有可能使欧亚大陆成为一个具有真正势力的统一整体(国家或国家联盟)。

斯皮克曼承认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中大陆心脏地带的提法。他认为某些地区由于它

的特殊气候条件不能作为实力地带,如极北地区,由于土地连续不断地冻结着,农业生产

的可能性很小;在极热地区,土壤的淋洗作用限制了当地粮食生产维持大量人口的可能性

。因此,南北两半球只剩下两条十分有限的地带环绕着地球,其中的区域一般适宜于大量

人口的发展和强国的成长。斯皮克曼把麦金德称为新月形地区的沿海地带叫作边缘地区。

海之外的英国、日本、非洲和澳洲这些滨外岛屿和大洲,叫外新月区。

麦金德认为大陆心脏地带具有核心地位的价值,它处在欧亚大陆的中央,使它与内新月区

的一些地方有内部交通的便利。在麦金德的概念中,围绕着大陆心脏地带由水路两便的国

家所形成的内新月地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欧洲的沿海地区、阿拉伯中东沙漠地区和亚

洲季风地区(包括印度和印度洋沿岸和中国两个不同的地理单元)。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

处在大陆心脏地带和边缘海之间,必须看作是一个中间区域,在海上势力和路上势力的冲

突中,起着一个广大缓冲地带的作用。边缘地区的水陆两面的性质是它的安全问题的基础

斯皮克曼认为麦金德的名言:“谁统治了东欧,谁便控制了心脏地带;谁统治了心脏地带

,谁便控制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便控制了全世界。”是错误的。他提出,如果

旧世界的强权政治需要一个口号的话,就必须是:“谁支配着边缘地区,谁就控制欧亚大

陆;谁支配着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的命运。”

实际上,斯皮克曼的观点是牵强的。因为边缘地区是通向心脏地带的必由之路,由海上来

的强国要进入欧亚大陆,首先当然是进攻边缘地区,而且即使控制了边缘地区,也不一定

能够控制心脏地带。日本是一个岛国,由于地狭物贫,虽然依靠工业化取得了强国的地位

,但是始终有“登陆”欧亚大陆的梦想。日本在1927年写成的《田中奏折》中说:“先征

服台湾,后吞并朝鲜,然后征服满蒙和中国,之后是南洋和印度,中亚和欧洲,……为此

要打倒美国,与苏联作战。”日本在二战初期占领了从沿海地区向内陆纵深的大半个中国

和东南亚,最后在退却到位于心脏地带的中国反击和俄罗斯支持下,终究失败。其实,两

次世界大战日本都是希望登上欧亚大陆这个世界岛,都失败了。随着现代高速铁路和高速

公路的发展联网,欧亚大陆尤其是心脏地带的战略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斯皮克曼认为,美国在30年内两次卷入世界大战,每次都是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眼看要被

一个单独的强国所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企图在大西洋沿岸建立霸权,日本企图完

全控制远东亚洲的边缘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是德国和日本企图控制欧亚大陆的边缘地

区及其广大实力资源。

斯皮克曼认为,在没有成立一个世界政府,废除各个国家的独立主权之前,每个国家仍将

主要依靠自己国家力量来保证各自国家的生活、财富和幸福。任何一个大国不讲究实力就

意味着它终究要被征服和灭亡,古往今来凡是沉溺于安逸无备状态的国家无不崩溃。从地

缘政治分析的观点看,欧亚联合起来的潜力拥有十倍于美洲的人口和两倍半的土地。美国

的主要政治目标,不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必须防止欧亚大陆几个实力中心联合起

来反对美国的利益。二战后为确保美国的安全与独立,美国必须采取一种外交政策使欧亚

大陆不可能潜伏一个有压倒优势的统治势力。

三、布热津斯基的地缘战略理论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是美国当代著名战略理论家,地缘政治学家。1928年3月28日

出生于波兰并在华沙生活了10年。1938年随父母移居加拿大。1958年加入美国国籍。197

7—1981年出任卡特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一战之后波兰重新独立,企图利用苏俄内战的时机夺取白俄罗斯、乌克兰和立陶宛,恢复

古代波兰的疆界,得到了反苏俄的协约国支持。1919年波兰趁苏俄忙于内战占领了白俄罗

斯和立陶宛,1920年4月波兰对乌克兰发动进攻,战争爆发。1921年3月双方签定和约,波

兰得到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苏俄虽然丧失大片土地,但政权得到巩固,后苏联成立,

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建立了强大的国防,为后来打垮法西斯创造了条件。1939年

9月28日苏联与与德国签订了《苏德边界友好协定》。苏联与德国合伙第四次瓜分了波兰

。1940年3月5日,苏联政治局决定处决在苏联监狱和战俘营中受尽苦难的大约15000名被

俘虏的波兰军官及11000名波兰平民。波兰军官、知识分子和有产阶级平民。共约22000人

在斯棱斯克卡庭和哈尔克森林公园地区的第6区被处决就地掩埋,这成了波苏关系中永远

的伤疤。

也许是俄罗斯与波兰历史上的结怨,布热津斯基为美国政府设计了一系列针对苏联的“和

平演变”政策,如20世纪80年代,布热津斯基等人为布什政府提出“超越遏制战略”,其

长远目标就是“战胜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联合的欧洲,使

资本主义最终在全世界战胜共产主义,建立美国主导下的世界秩序”。“这个战略是一个

规模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就包括了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外交、经济、军事、秘密活

动等大规模心理战内容。”毫无疑问苏联的解体有布热津斯基的智慧所起的作用。

1997年出版的《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以下简称《大棋局》)是布热

津斯基研究地缘外交思想的代表作。

1997年4月,布热津斯基在其出版的《大棋局》引言中说,500年来欧亚大陆一直是世界力

量的中心,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随着苏联的失败和崩溃

,美国作为一个非欧亚大陆国家,破天荒第一次不仅作为欧亚大陆大国关系的主要仲裁者

,而且也是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出现了。鉴于欧亚大陆依然保持着它地缘政治的重

要性,美国是否阻止一个占主导地位和敌对的欧亚大陆大国的出现——对美国在全球发挥

首要作用的能力依然是极为重要的。美国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真正合作的全球大家

庭。但与此同时,在欧亚大陆上不出现能够统治欧亚大陆从而也能够对美国进行挑战的挑

战者,也是绝对必要的。因此,本书的目的是制定一项全面和完整的欧亚大陆地缘战略(

即对地缘政治利益做战略上的掌管)。

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是新型的霸权。美国在全球力量四个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方面居于首

屈一指的地位。在军事方面,它有无可匹敌的在全球发挥作用的能力;在经济方面,它仍

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火车头;在技术方面,美国在开创性的尖端领域保持着全面领先

地位;在文化方面,美国文化有无比的吸引力,特别对世界各地的青年而言。这四个方面

加在一起,使美国成为一个唯一的全面的全球性的超级大国。

布热津斯基认为,对美国来说,欧亚大陆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其实这也是沿袭了麦

金德的思想。欧亚大陆是全球面积最大的大陆和地缘政治中轴。控制了欧亚大陆就几乎自

然而然地控制了非洲,并使西半球和大洋洲在地缘政治上成为这个世界中心大陆的周边地

带。欧亚大陆拥有世界人口的约75%,它的企业和地下矿藏占全世界物质财富的大部分份

额,欧亚大陆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约60%,世界已知能源资源的四分之三左右也

在欧亚大陆。

布热津斯基认为,地缘战略即对地缘政治利益的战略管理可以被比作棋局。欧亚是个棋盘

,对世界领导权的争夺在此从未停止过。在欧亚这个棋盘上一争高下的是数个实力不等的

棋手。最重要的棋手在这个棋盘的西部、东部、中部和南部。棋盘的最西端和最东端都有

人口稠密的地区分属几个强国。美国的力量直接部署在欧亚大陆狭窄的西部边缘。在远东

大陆有一个越来越强大、独立,并拥有众多人口的大国。这个大国的精力充沛的对手局限

在几个邻近的岛屿上。这些岛屿和一个远东小半岛的一半给美国的力量提供了立脚点。

布热津斯基认为,在东、西两端之间有一个辽阔的中间地带。这里人口密度低,目前在政

治上不稳定,组织上四分五裂。在这一带有一个曾对美国的主导地位提出挑战的强大对手

,把美国逐出欧亚大陆是它一度追求的目标。在广阔的欧亚中部高原以南有一个政治上混

乱但能源丰富的地区,它对于欧亚大陆西部和东部的国家,以及最南部地区那个人口众多

、有意谋求地区霸权的国家来说,都有潜在的重大意义。

布热津斯基认为,这个巨大的、形状不规则的欧亚棋盘从里斯本一直延伸到符拉迪沃斯托

克,为“棋赛”提供了舞台。美国可能成为赢家,条件是:棋盘的中间地带能逐步并入扩

大中的由美国主导的西方势力范围;南部地区不被某一个国家单独主宰;东部国家不联合

起来将美国逐出近海的基地。但是,如果中间地带拒绝向西方靠拢,而成为非常自信的单

一的实体,并控制了南部,或同东部的主要棋手结盟,那么美国在欧亚大陆的首要地位就

将严重受损。如果东部两个主要棋手实现某种联合,美国地位也同样会受损。最后,如果

美国的西部伙伴把美国从其西部周边地带的立足点逐出,美国自然而然被迫终止其在欧亚

大陆棋局的角逐。尽管这可能也意味着欧亚大陆西端最终会被重新崛起的、占据中间地带

的那个棋手所控制。如图2所示。


图2布热津斯基欧亚大棋局示意图


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的霸权与过去的帝国不同的是它不进行直接的控制,而是发挥决定

性的影响。在欧亚棋局中成功地运用地缘战略力量和更高超的地缘战略手段。主要做法是

随即应变、施展外交手段,建立盟友关系、有选择地吸收新成员加入联盟,并十分巧妙地

配置自己的政治资本和更深思熟虑地部署美国的力量。

布热津斯基认为,政治地理仍然是影响国际事务的关键因素。民族国家是世界体系的基本

单位,地理位置是民族国家对外政策优先目标的出发点。经济才能及其向技术发明的转换

也可以是一种判断实力大小的重要标准,在这方面日本是个极好的例子。一个国家的军事

、经济和政治力量越强,它在重要地缘政治利益、影响和参与方面超越其近邻的覆盖面也

就越大。

布热津斯基谈到了地缘政治分析先驱麦金德的著名格言:谁统治了东欧谁就可以控制中心

地带;谁统治了中心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能控制世界。但他认为

,目前的情况是,来自欧亚大陆之外的美国占据世界首要地位,美国的力量直接部署在欧

亚大陆的三个周边地区,并从那里对处于欧亚大陆内陆地区的国家施加强有力的影响。因

此,美国为了长期掌管在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利益在制定地缘战略时,出发点必须是特别

注意最重要的赛手并恰当地评估这一地区的情势。美国的欧亚地缘战略是:有目的地管理

在地缘战略方面有活力的国家,并审慎地对待能引起地缘政治变化的国家,以维护美国的

利益。

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为了长期掌管在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利益在制定地缘战略时,出发

点必须是特别注意最重要的赛手并恰当地评估这一地区的情势。首先认明在地缘战略方面

有活力和有能力引起国际力量分配发生在重要变化的欧亚国家,并弄清它们各自的政治精

英的基本对外政策目标,以及谋求这些目标可能造成的后果;确定具有地缘政治重要性的

欧亚国家是哪些,这类国家的地理位置和/或存在的本身,对更活跃的地缘战略国家或对

地区的状况起着催化剂的作用。第二,制定美国的具体政策,抗衡上述国家的影响,有选

择地吸收它们加入联盟和/或控制它们,以便维护和促进美国的重要利益,同时形成更全

面的地缘战略概念,在全球范围内把较为具体的美国政策相互联结起来。

布热津斯基认为,对于美国来说,欧亚地缘战略涉及有目的地管理在地缘战略方面有活力

的国家,并审慎地对待能引起地缘政治变化的国家,以维护美国的两种利益:在近期保持

美国独特的全球力量,将来逐步把这种力量转化为机制化的全球合作。通俗地说,美国地

缘战略的三大任务是:防止附庸国家相互勾结并保持它们在安全方面对美国的依赖性;保

持称臣的国家的顺从并维持向它们提供的保护;防止野蛮民族联合起来。

布热津斯基对欧亚大陆的国家进行了细分,提出了地缘战略棋手和地缘政治支轴国家的概

念。地缘战略棋手国家:是指有能力、有民族意志在其国境之外运用力量或影响去改变现

有地缘政治状况,以致影响美国利益的国家。这些国家仔细地估量美国的力量,确定它们

的利益同美国一致或矛盾的程度,并制定自己较为有限的欧亚大陆目标。这些目标有时同

美国的政策相符,有时同美国的政策冲突。美国对有这种动机的欧亚国家必须特别注意。

目前,地缘战略棋手国家包括法国、德国、俄罗斯、中国和印度。地缘政治支轴国家:是

指它们所处的敏感地理位置以及它们潜在的脆弱状态对地缘战略棋手行为造成的影响。地

缘政治支轴国家的地理位置有时在决定某个重要棋手是否能进入重要地区、或在阻止它得

到某种资源方面能起特殊的作用。一个地缘政治支轴国家有时能成为一个重要国家甚至一

个地区的防卫屏障。有时其存在本身就可能对一个更活跃和相邻的地缘战略棋手产生十分

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因此,辩明冷战后欧亚大陆关键的地缘政治支轴国家,并为它们

提供保护,也是美国全球地缘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地缘政治支轴国家包括乌克兰

、阿塞拜疆、韩国、土尔其和伊朗。而英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虽然是十分重要的国家,

但无资格被视为地缘政治支轴国家。英国是已退休的地缘战略棋手,是美国的重要支持者

、一个十分忠实的盟国、一个不可或缺的军事基地和极为重要的情报活动中的一个亲密伙

伴。日本有短期内成为地缘战略棋手的潜力,日本的这种潜力要求美国必须特别精心地培

育美日关系,美日联盟通常被视为美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布热津斯基认为,地缘战略棋

手和地缘政治支轴国家的名单并不是永久不变或固定的,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增减。中国

能成功地不顾美国的反对而大规模使用武力统一台湾的话,将更广泛地威胁美国在远东的

政治信誉。

布热津斯基认为,法国和德国都致力于欧洲一体化,法国不仅谋求在统一欧洲中起主要的

政治作用,在欧洲地缘战略观念某些重要方面与美国不同,还把自己视为有着共同关心问

题的地中海—北非国家群体的核心。德国越来越意识到它作为欧洲最重要的国家——地区

经济火车头和新的欧盟领导人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并可与俄罗斯发展某种特殊的双边协调

的关系。乌克兰是欧亚棋盘上一个新的重要地带。它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存在有助于改变

俄罗斯。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就不再是一个欧亚大国。如果俄罗斯重新控制了拥有5200万

人口、重要资源及黑海出海口的乌克兰,俄罗斯将重获建立一个跨欧亚强大帝国主义的资

本。

布热津斯基认为,欧洲一体化如果追求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而不是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国的立场还比较含糊。可以接受一个民主的认同美国和欧洲共有的价值观的俄罗斯成

为一个欧亚大陆中的小伙伴,但要防止新独立的原苏联各国重新归顺莫斯科。最大的潜在

危险是中国与俄罗斯或许还有伊朗结成大的联盟,也要预防中国与日本结盟。也不能排除

大欧洲联盟——德俄联盟和法俄联盟的出现。由于欧亚大陆的任何地区联盟都威胁到美国

全球性大国的地位,美国必须研究如何对付谋求将美国赶出欧亚大陆的地区联盟。

日本

相关推荐

上一篇:美国东亚地缘战略:底线和极限

下一篇:美国新亚太战略背景下的中国地缘战略选择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