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议“十二五”:打造大中华圈市场及社会利益共同体
发布:2016-09-14 17:12
来源:
五议“十二五”:打造大中华圈市场及社会利益共同体
随着全球在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国际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却在日益加深。与此同时,又伴随着中国大陆综合国力、经济体量的不断提升和增加,从而,使得大中华圈不仅在内部产生新的矛盾特点、形势的同时,也因这些内部矛盾的特点与形势不断地被外部因素所利用,而使得过去多年所开展的、以经济和市场相整合的大中华圈,面临新的历史时期的社会考验。这些考验,不仅仅表现在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领域方面的,也表现在经济、市场等经济基础领域方面的。
在此,笔者先抛开较为敏感的政治课题不谈,谨就文化、经济及市场而论,有以下几方面,是我们在打造大中华圈经济、市场及社会利益共同体所需要关注的。
一是在文化方面。事实上,随着大中华圈共有的中华传统文化交流及传承的日益小众化、世俗化,大中华圈文化的亲和力日渐下降,其传统文化的碎片化也日益严重。虽然,这种文化的小众化、世俗化及碎片化,能够较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并有利文化的市场投资运营。但是,如果传统文化在这种小众化、世俗化及碎片化的市场活动中,失去了中华文化传统所必须的传承,那么,中华文化传统所具有的文化亲和力,将必然会在大中华圈中失去其所应具有的历史及社会意义。
二是在“一带一路”中的“海上丝绸之路”国策实施方面。目前,针对“一带一路”及自贸区政策,大陆多数地方政府纷纷展开政策“公关”,并要求政策的落地实施。而事实上,基于大中华圈的经济、市场及社会发展建设,以及基于相关地区在有关方面的优势,将港澳——甚至台湾,纳入同等的相关政策实施范围,是非常必要的。虽然,这个政策实施因某些政治因素等有所影响,但整体的政策便利则是应当同等的。比如自贸区的相互对接、整体运营方面;比如丝路基金等投资策略方面。如此等等。
三是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方面。随着人民币纳入SDR等国际化进程的深入,在不能现实性地推动所谓的“中华币”实现的经济及市场便利之际,则应当适时地加强人民币、港币、新台币及澳门元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大中华圈诸货币,更便利地搭上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快车,并因此以货币为纽带,形成在经济及市场领域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共同体。如此及以上等等,才能使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十二五”规划,不仅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得以“展期”,而且能够使这一政策性的规划,切实地落实于大中华圈实际的社会经济、市场流通及价值生产、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