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传统文化造现代产业 古村落焕发活力色

发布:2016-09-22 15:42

来源:



古村落、老传说、旧记忆、人文情、民俗风,厚重的历史记载这里的沧海桑田。在新时代,拥抱着这份历史传承的厚礼,天福开始缔造城市“慢生活”。

   

   被速度所束缚的人们,在这里可以骑游乡村,领略田园风光,释放压力。古老与现代,在这里相映生辉。天福古村落,焕发出了“活力色”。

   

   传承两大百年手艺 文化“名片”闪亮

   

   在天福,不仅有动人的传说,更有两门百年手艺——“三桥豆腐”和“福福羊肉”。

   

   “三桥豆腐”,取名于天福古村落的聚福桥、永清桥和万寿桥三座古桥。以三桥为名、黄豆为料、河水为质,“三桥豆腐”保持了百年的原生态,融入几代人心血,早已不只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天福的文化。在天福古村落,与“三桥豆腐”齐名的还有“福福羊肉”,已流传数百年。数百年来,“福福羊肉”的制作工艺始终被后人传承。从清洗、去膻工艺,到秘方焖煮,都大有学问,味道鲜美。“福福羊肉”的鲜美与古村落淳朴的民风合二为一,呈现出它独特的魅力。

   

   如今,“三桥豆腐”、“福福羊肉”已经成为天福古村落的民间特色产品,经历沧桑,仍保持着百年前独特的味道。“我们请人设计、包装,要把这两门百年手艺传承下去,成为天福文化产业的‘名片’。”花桥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天福村书记任亚平说,悠久的历史、美丽的传说是历史传承给天福的厚礼,要坚定不移地把传统文化保护好,让古村落文化焕发活力。

   

   试点“双集中”“双置换” 农民“家门口”上班

   

   天福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试点区,通过“双集中”、“双置换”、“双调整”,发挥了土地的集约规模效益,把小农户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为使天福生态园企业化、规模化、高效化,天福还成立了专门的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使天福在大力发展农业观光产业的同时,还能吸纳村子里的剩余劳动力,让村民最大限度得实惠。

   

   在天福村农业改造办公大院,三五个员工拿着铁锹有说有笑,正准备下地干活。“天福的村民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承包土地做老板,另一种是在公司上班当员工,像我这样会种地能在家门口上班的不算少,每月有稳定收入挺高兴的。”其中的一位农民这样告诉记者。

   

   天福500亩的葡萄园已经成为农业休闲观光区的一个亮点,今年将迎来第一波客人。“天福村的农业休闲观光产业初具规模,村里的剩余劳动力成了‘上班族’。葡萄园的一部分承包给了当地的农民,其余的由公司管理,实现步调一致、统一经营。”任亚平说,让老百姓得实惠,真正实现了生态、生活、生产的协调统一。

   

   打造现代休闲产业 “慢生活”的“后花园”

   

   花桥农业休闲观光区以天福古村落为中心,经过科学合理的改造,实现了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万顷良田、葡萄采摘、民宿休憩、休闲垂钓、农垦养殖等五大特色生态农业基地。

   

   “我们推出了300亩的蔬菜认养区,人们可以来这里认养蔬菜,空闲时可以自己来种植、参观,也可以委托工作人员照料,在劳动中享受快乐,这是现代城市人所追求的‘慢生活’。”任亚平手指着一片蔬菜认养地,满脸笑意地告诉记者。

   

   除了蔬菜认养地,天福还有农家生态采摘园,主要种植高效、绿色生态产品,以葡萄、柑橘、桃树为主,结合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利用先进培育技术,打造了一方瓜果上架、藤叶成荫的秀丽果园美景。此外,还有休闲垂钓区,是天福为休闲农业量身打造的以静养生的地方。它以天然水体为依托,充分利用本地的渔业资源,集养殖、垂钓、绿化庭院、休闲娱乐于一体,营造出“闲来垂钓碧溪上”的田园生活。

   

   无论你来自哪里,都可以在这里感受农家的休闲乐趣,寻求无边的心灵休憩。

   

   走在发展的“春天里”,天福,这个古村落正焕发出“活力色”。这里,在快节奏城市生活中的人们,可以放慢脚步,寻找情绪出口,享受“慢生活”的惬意。


上一篇:创新发展看鲁企生态农业互联网+,村落里的产业园

下一篇:桐庐要建深奥古村落 杭州十大产业将驶入快车道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