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三年社区产业发展

发布:2016-09-22 15:31

来源:



黎明街道办事处三年社区产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二、基本原则;1、市场导向原则;2、尊重农民原则;3、产业互动原则;4、持续发展原则;三、任务目标;根据我街道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分析,未来三年年;1、2013年全街道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64亿;2、农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体系基本

黎明街道办事处三年社区产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基础的五年,是践行“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共富裕”的五年,也是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五年,为进一步加快农村社区经济发展,做大做强农村社区特色产业,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根据县委、县政府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求,结合我办事处各社区特色产业经营实际,特编制本规划。三年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3年。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区产业发展全局,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坚持 “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业综合配套体系建设为保障,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制造加工业,进一步开辟农村内部就业和增收领域;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来调整农村产业,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高、环境污染低的产业。


2、尊重农民原则。农民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模式选择等方面都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3、产业互动原则。新农村产业发展不仅要夯实第一产业,还要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工业和制造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餐饮业和劳务产业等,实现城乡三次产业的良性互动。


4、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发展不动摇,注重政策和规划的连续性,克服短期行为和各自为主的现象发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任务目标


根据我街道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分析,未来三年年我市农村产业体系仍然以现代农业为主,农村工业、制造业和劳务业进一步发展,旅游餐饮业初具规模。


1、2013年全街道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64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00元,年均递增5%以上。


2、农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体系基本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产业化农业生产模式进一步发展,农村工业、制造业劳务业初具规模,旅游餐饮等服务业更加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3、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提前全面实现殷实小康目标的基础上,社会更加和谐文明,初步实现农村现代化。


四、工作重点


(一)以农业生产为主,农副产品加工业配套发展。


1、粮食生产:目前粮食生产依然占居我办事处各社区农村产业


的主导地位, 缺点是分散经营,不能产业化、集约化生产,致使生产低效且劳动附加值低,因此三年内办事处将以社区并建为依托,引导各社区农民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使土地向种田大户、农业合作社或农业公司集中,实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机械化,目前发放额我日v社区“万亩方”项目正在试点,预计2011年可推广实施,土地流转后的富余劳动力将通过政府引导流向非农业领域,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2、反季大棚:目前,我街道有啊俄官方额头社区的物业村、寇我饿油气田社区的热河u村、热液企业社区的日夜以后村航天局和台湾社区的w约300亩大棚已建设完毕投入使用,以目前形式来看,经过今年春节即可实现盈利,届时将带动其他农民利用大棚种植反季蔬菜的热情,因此办事处将在以上几个社区各规划一个大棚区,生产无


公害优质蔬菜,并逐步打造成品牌,力争三年内产值达到2000万元。


3、畜牧养殖业:主要以肉鸡、生猪、奶牛养殖为主,目前主要有 社区的肉鸡养殖和 的生猪养殖和奶牛养殖,有育种和养殖两个方面,未来三年内政府将因地制宜,有步骤的引导村民融资300万元,到2013年建成年出栏千头猪场3-5个,肉鸡养殖小区5个,年出栏肉鸡1000万只,产值达4000万元以上。


4、蔬菜种植:目前我街道已经拥有 社区的韭菜、白菜, 的黄瓜等蔬菜种植区,已吸引入农户200多户,不足之处在于品种单一且比较分散,没有进行产业化经营。未来三年街道办将引导农户逐步实现基地化、产业化、标准化、订单化生产。争取在2013年在 、 规划两个蔬菜种植园,并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实现所有蔬菜种植户纳


入合作社统一供产销管理,产值达2700万元以上。


5、农副产品加工:依托各社区发达的蔬菜种植业、现代农业、农畜养殖业和省道的便利交通,蔬菜、粮食、鸡肉和猪肉加工前景是比较好的,因此到2013年,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5家,力争农副产品加工率达到40%以上,猪和肉鸡产业的良种推广率达到95%以上,产值达到2.6亿,并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地方品牌。


(二)工业、制造加工业发展:


以 社区寇坊村的 人陶瓷制造、凯 和如果各个的酒瓶、机械加工等加工业为龙头,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对环境危害小,能耗低的企业。到2013年,新上工业项目达到4项,并在GS、G是、 等村形成酒品加工产业带,从而带动农民就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到2013年综合产值突破1亿元。


(三)生态旅游、物流等第三产业发展:


1、抓住县“ ”旅游项目的契机,结合各个社区以 为特点的建筑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果园采摘等旅游项目,发展餐饮、住宿等服务业,推出特色饮食,吸引体验农家生活的游客,到2013年,形成以旅游业带动生态林业,服务业等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综合产值突破500万元。


2、 个社区距离县城只有1到4千米,而且位 路两侧,交通便利,因此适合大力发展交通、物流业,并以此带动两社区沿街商贸区的餐饮、住宿、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力争在2013年产值突破1200万元。


五、工作措施


1、组织保障。加强对社区产业经济工作的领导,落实分管领导责任,强化社区班子建设,完善考核制度,强化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发挥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政策保障。进一步落实党在农村社区的各项惠农政策,强化政策宣传,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作用和保护作用。


3、投入保障。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尤其是对重点产业项目发展的投入,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注重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环节的投入;强化农业对外招商,依托外资做大龙头企业培植环节的投入;加快民营企业的发展,依靠民间资本加大产前和产后服务环节的投入。


4、科技支撑。强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建立农业科技应用示范点、示范户;加大企业产品科技开发,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引进科技人才,培育乡土人材,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作用。


5、服务支撑。依靠当地政府、部门和企业,全方位、多层次为发展社区产业献计献策,扑下身子为农民办实事;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农村经纪人、创业带头人的作用,发挥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村企对接优势。


上一篇:海沧打造“完整产业社区”

下一篇:社区体育公园五年内要全覆盖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