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义千年古村落群 明清古迹遍地至今保存完好
发布:2016-09-26 17:24
来源:
祝融帝后裔古村落
罗田村位于安义县石鼻镇东北2公里的西山梅岭之麓,距省会南昌市60公里,与省道万赤公路相连,交通十分便捷。该村为典型的家族村落,一脉相承,均为黄姓,人口2873人、占地290多亩,传为祝融帝后裔,为避战乱,于晚唐广明元年由湖北蕲州迁徙至此。
民谣有云:“小小安义县,大大罗田黄”,足见罗田黄家名声之大。该村乃当年安义至南昌的必经之地,商贾云集,称一时之盛。该村古街、麻石板道、古车辙清晰可见,整个村庄至今保留着完整的地下古代排水系统。民居古建、砖雕、石刻、木雕构件古朴而精美。唐代黄樟生机盎然,“寿康”方井泉水甘冽,驻足古村,不禁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罗田村因当年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一个繁华热闹的集镇,此处便是安义去南昌的必经之地“进香古道”,也是聚集在吴城镇的各地商人去西山万寿宫朝拜的必经之地。“前街绸缎布匹,后街仓库栈房,上街油盐百货,下街烟油磨坊,横街茶座饭馆”,说的就是明清时期罗田村商贾云集的景象。
据悉,如今村中至今保存有前街、后街、横街三条街道。横街与后街交汇处,历时32年建成的世大夫第是村中最出彩的建筑,因拥有48个天井而远近闻名,在赣派建筑中,天井越多越显示主人的富足与气派。
附近还有一处不可错过的景致,便是古罗田人使用的第一口井——寿康古井,与它旁边的一颗建村树——千年古樟,以往每当夜幕降临,这里总会有许多居民在此乘凉。值得一提的是,在罗田,最能体现先辈智慧的,还要数那贯通全村的排水系统,使得古村千百年来一直安然无恙。
二十余幢明清古建筑至今保存完好
水南村,位于安义县长埠镇,距罗田仅400多米远,二村一田相隔,鸡犬相闻。水南村保存有明清时代古建筑二十余幢,这些古屋至今保存完好,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尤其是建筑雕刻工艺精湛、寓意深远,是古代赣商文化的典型代表。
在水南村现存的20多栋古民居中慢热悠哉的闲逛,面对一幅幅被专家誉为“中国古木雕一绝”的木雕图案,构思奇妙又巧夺天工,唯有声声惊叹。“字后堂”后幢古屋天井两侧窗扇上和两扇花门的裙板上,共雕有一百只蝙蝠。中国人习惯把蝙蝠寓意为“福气”,故称“百福图”,寓意百事百顺,心想事成。
“余庆堂”后堂,一座回廊环抱的闺秀楼最值得一看。古代赣西北民间习俗,名门闺秀18岁在此选择如意郎君。现在闺秀楼逢节庆日也会举行抛绣球、拜堂成亲等活动供游人体验。
1400年历史古迹遍地绝佳影视拍摄基地
而京台村,历史最为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该京台村古村有刘、李两大姓。保留着石牌坊、古井石槽、古戏台等古迹,是一处影视拍摄的胜地。古戏台上时有演出,循着艺人婉转的唱词,感觉像是回到了几百年前的岁月,回到了那个古时秀女的闺中旧梦。书香四溢的墨庄实为古时的私塾,学生在那里接受传统儒家思想的“洗礼”,沿袭优良的道德风尚。
刘姓村民,为汉代学者刘向后裔,初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迁居此地。明初洪武年间,李氏之祖则由朝廷授封而落户于此。千年安义古村群,远离尘嚣,许多古建民居至今保存完好,如古村石牌坊、古村古井石槽、古戏台、砖石大门、四十八天井古屋等。游人来到安义古村群,定能感受农耕生活之情,油然而生归园田居之趣。
下一篇:传统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