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是人类的文明之花

发布:2016-08-13

来源:

 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淮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首批“中国爱心城市”之一,古有无私、博大、仁爱的千年母爱典范漂母,今有终生慈善、大爱无疆的一代伟人周恩来,慈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当前,在“包容天下,崛起江淮”新时期淮安精神的感召下,淮安市民社会责任意识和义务感、荣誉感与日俱增,凡人善举大量涌现,在2015年首届“淮安慈善奖”评选中,就有59个单位、组织和个人获得“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等荣誉。

  《慈善淮安》专栏,是为热心慈善事业的各界人士、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搭建的爱心平台,也是连结慈善爱心人士与贫困群众之间的桥梁。在这里,大家可以讲述您身边的慈善故事,传递人间温暖大爱,了解慈善事业发展的趋势,把握党和政府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交流慈善事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探讨加快我市慈善事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思路、新理念,颂扬关心支持慈善事业的爱心人士,讴歌在赈灾救灾、扶贫济困、救孤助残、助医助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慈善淮安》专栏,是所有富有同情心,热心慈善事业的人士、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共同家园,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来稿积极参与,我们相信,在大家的热情参与和倾心呵护下,她一定会像春天一样,绽放着温馨的花朵,散发出和谐的暖意。善在当下,慈善就在你我身边,慈善有你而更精彩,让我们共同携手,汇小善为大爱,为贫困群众增添温暖,为全面建设小康淮安积聚正能量!慈善淮安,你我同行!(刘新生 撰稿)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慈善总会名誉会长姚晓东慰问老年人。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市慈善总会会长陈洪玉向市一院颁发慈善荣誉证书。

 

  慈善既是历史悠久又是崭新常态的事业。我通过学习、研究和实践,对慈善事业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深深感到慈善事业具有博大精深的学问、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具有功德无量的贡献、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具有享受不尽的幸福,慈善事业是人类的文明之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打造中国特色慈善品牌。

 

  

 

  (一)

 

  什么是“慈善”?“慈”是指长辈对晚辈的爱,“善”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互助。慈善事业是人们在没有外压力的情况下自愿地奉献爱心和从事扶弱济贫的一种社会事业。慈善事业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博爱,它超越了对自己亲属、朋友、同学和邻舍的爱,将爱扩展至全体同胞甚至整个人类。慈善事业所蕴含的无私大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慈善行为的标准,不在捐赠财物的多少,而在于奉献爱心。所有人都可实施慈善行为,如突然遭遇到不幸,同样可以接受慈善服务。实践慈善行为,时时可以做,处处都能做,事事均可做。人人皆可慈善,慈善就在身边。不仅富人可以做,穷人也可以做。

 

  

 

  (二)

 

  慈善事业起源于西方,西方国家在中世纪从宗教起始接管慈善。20世纪资本主义精神兴起,大慈善家出现;21世纪开起商业与慈善融合的“新公益时代”。今天,美国的慈善组织已发展到1700万个。而我国慈善组织仅有63万个。慈善事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先秦时期,管仲提出“九惠之教”的慈善思想。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伦理道德思想。汉朝时期,宗教传入我国,其教义中蕴含着“善”的观念,倡导“行善积德”。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我国古代秦汉之际,淮阴城下一位普通劳动妇女漂母,与一个流浪少年韩信在淮水岸边相识,演绎了“一饭千金”的千古佳话,分别被堪称为大爱无疆和知恩必报的楷模。古城淮阴从此成为闻名遐迩的母爱城市。开国总理周恩来就是从淮安走出去的大政治家、大慈善家。

 

  

 

  (三)

 

  慈善事业是行政力量、市场力量之外的推动社会进步的第三种力量。慈善组织,是与以政府为代表的第一部门、以企业为代表的第二部门并列的第三部门。慈善事业是第一次分配、第二次分配的有效补充。著名学者厉以宁把慈善事业机制称为“三次分配”机制。一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三次分配要讲社会责任,富人们应当在自愿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人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条件。为社会福利制度实现有效补充,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四)

 

  开展慈善工作应遵守以下原则:一是自愿的原则。慈善捐赠行为应当是自觉自愿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勉强的,更不是强迫的行为。捐赠人自愿将自己的财物等捐献出来,帮助受助者解决困难。二是不计回报的原则。慈善心灵是纯洁的,不含任何私心杂念。捐赠人捐赠财物等帮助他人是以不图回报为前提的,不得向受助人提出任何回报条件。三是定向的原则。捐赠人捐赠财物等可以指定用于求助对象(符合救助条件的),慈善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保证捐赠人意志实现。四是保密的原则。慈善工作要尊重捐赠人的权利,对捐赠人捐赠财物等有保密要求的,要尊重其意见,不得随意泄露其捐赠财物等情况。受助人如有保密要求的,应当尊重其隐私权,不得随意暴露其接受捐赠等隐私情况。五是量力而行的原则。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应根据其实力而行,定位而行,要有所作为,尽心而为,同时要有所不为,不应当“出过头力”,以免服务不到位而产生负面影响。六是公开透明的原则。除提出要求保密的捐赠人外,原则上捐赠财物及救助情况等应当向社会公开,透明操作,接受社会的监督。让捐赠明白所捐财物等“来有源、去有踪。”杜绝暗箱操作,以实现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七是法制的原则。慈善行为是在良心道德和自愿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得违背捐赠人和受助人的意愿,同时,也必须在法律制度框架内进行,不得有违反制度和法律的活动。网络慈善要利用和防范并重,既要充分利用功能作用,又要防止虚假慈善、利用慈善进行违法活动。

 

  

 

  (五)

 

  慈善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人类社会,做任何一有意义的事情都需要社会的认可。慈善同样需要社会的认可和鼓励。慈善的本质是不图回报的,但是也需要社会感恩回报的认可肯定。所以,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务院《指导意见》,联动政府定期对慈善事业发展有功人员进行表彰奖励;要充分发挥现代媒体作用,创新慈善宣传方式,广泛宣传慈善理念、慈善精神、慈善典型等,不仅要宣传无私奉献的慈善精神,也要弘扬感恩回报的慈善品质,不断增强社会成员的慈善意识,让行善积德、知恩回报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慈善氛围。

 

  

 

  (六)

 

  慈善事业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是建设精神文明的必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努力打造大众慈善、平民慈善、文化慈善、服务慈善、中国慈善的品牌。


相关推荐

上一篇:慈善是文明的影子

下一篇:八年无私奉献 她把公益当做生命的意义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