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慈善与社会责任”中法文化论坛在京举行

发布:2016-09-19

来源:



5月27日,由中国公益研究院、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以及中法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文化慈善与社会责任”中法文化论坛在京举行。中法文化慈善领域专家就文化慈善与社会责任的关系问题展开探讨。


慈善者、慈善家将以何种方式支持艺术和文化的发展?近日,民政部就《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不再区分公募和非公募基金会,基金会成立满两年后将可以依法申请公开募捐资格。


基金会不再区分公募、非公募政策出台后,为文化慈善与社会责任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与保障。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指出,“慈善文化广泛传播、公民的慈善理念、企业的社会责任普遍增强,慈善潜能得到激发,普遍认同并参与慈善活动,基本形成慈善事业的高尚的社会氛围”。


当前阶段,基金会以文化慈善、社会慈善、心灵慈善、智慧慈善为核心,兼顾扶危济困及应急救助等各项社会慈善工作。


对此,老牛基金会秘书长雷永胜表示,希望用创新的思维、创新形式的慈善,让“文化慈善”理念更深入人心,让人人都能参与慈善,促进社会和谐与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慈善带动社会责任,推动着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变化。如今,在慈善文化的道路上,文化慈善与社会责任已经演变为一个DNA,需要每一代人的参与和传承。


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会长何巧女实地到法国巴黎考察,汲取法国慈善文化向善、向雅的艺术,引领中国慈善文化的发展。她表示,怎样去做慈善,怎样让生活更艺术,需要立足自身慈善事业,强化社会责任,提高慈善者回报社会的自觉性。


针对慈善家们为推动中国文化慈善事业的发展所付出的行动事迹,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表示,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向善、向雅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何从善发展到雅,让文化慈善携手社会责任,在公益的路上越走越远,需要更多的慈善者、慈善家们共同努力。


相关推荐

上一篇:“万金鈨慈善爱心基金”暖人心

下一篇:爱心企业家卢福明受邀参加拜祖大典 向黄帝净手上香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