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爱心母女”倾情演绎动人慈善篇章
发布:2016-09-18
来源:
浙江在线10月17日讯 她是一位八旬老人,心系灾区受难群众,慈悲为怀,慷慨捐款,只为他们能多喝上一碗热粥,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的奉献。
她是一名作家,为慈善著书、捐书,记善事,扬善心,她在自己的领域,用笔为海盐描绘了一片慈善天空。
她们是一对母女,共同用大爱和善举为海盐演绎了一幅动人的慈善篇章,她们的慈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也鼓舞了很多人……
“爱心作家”王英:
忘不了的故乡情和慈善恩
在海盐县绿城花苑的一个书房内,三尺书桌和一把椅子就是属于王英的一片天地。在这里,她创作了无数作品,也获得了无数荣誉。
她是继黄源和余华后,海盐第三位上榜中国作家协会的作家。她的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北京、上海、香港、台湾……但她说,她生在海盐,长在海盐,对海盐有着永远无法割舍的情结。
也正是这种情结,让她对家乡有了一份深沉的爱和感动。2007年秋天,海盐县慈善总会的张东良会长找到王英,希望她能以著作的形式记录下海盐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保存那一份份感动。虽然她当时正为自己的新著问世忙得不可开交,但还是立马应承了下来,并且明确表示免费著书。
那一年,王英腰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又犯了,她时常强忍着疼痛,奔赴在海盐的各个乡镇街道,去了解那些感人的慈善事迹。有一次,她跟随县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下乡慰问,当时正值2008年南方大雪,车子在行驶过程中打滑,差点撞上了护栏。
除了要应对病痛和恶劣天气外,这本书采写范围之广、采访量之大也是王英始料未及的,但是这些艰难困苦并没有阻挡住她前行的步伐。
2008年10月31日,在海盐县慈善总会成立5周年之际,王英的长篇报告文学《纯爱》正式面世。“那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幕幕震撼人心的义举,一页页读来,不禁让人肃然起敬,感慨良多,这本书的出版也是对海盐慈善事业的有力推动。”当时的县委书记张仁贵对此书作出了高度评价。
王英说,写这本书的时候,中国正在经历百年不遇的雪灾和撼天动地的汶川地震,当时,在海盐涌现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救助和募捐场景,这让她感受到了人性的真善美。“我觉得,文化人所做的事就是本能地去爱自己以外的人,通过自己的笔尽可能地表述出来,来延伸和传承这种自然的爱。”
2010年,王英向县慈善总会捐赠百余册《和你一起成长》,用于赠送贫困家庭学生。王英希望孩子们通过阅读能丰富精神世界,为他们带去一些温暖的正能量。2012年起,王英相继为张元济农村图书分馆捐书400余册,推动了海盐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在此期间,王英的赠书行动从不曾间断,她的爱心也延伸到了云南、贵州、青海等地区。
“爱心奶奶”王宝英:
见不得别人受苦
今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大地震。22日一大早,王英82岁的母亲王宝英独自拄着拐杖来到海盐县慈善总会,向工作人员递上了1万元的捐款。说起捐赠的缘由,老人不禁哽咽道:“我从电视上看到很多老人小孩失去亲人,没有了家,心里很不好受,我想捐点钱帮助他们,哪怕是让他们多喝一碗粥也好!”
正是这样“一碗粥”的心愿感动了无数人。“希望奶奶的心意快点到达雅安!”“无法言说的感动,向奶奶致敬!大灾面前,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当天,海盐县慈善总会官方微博关于老人一次性捐款1万元的消息一经发布,就引发了网友的大量转发和评论,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爱心奶奶”。
老人的捐款没有告诉任何人,就连女儿王英也是在电视上得知这个消息的,她为母亲感到骄傲,“我妈妈真的很伟大,1万元在一些人看来只是一个小数目,但是对于我妈妈来说,这是她仅有的一点存款,是她平时一分一厘攒下的。”
老人的老伴和大儿子相继去世,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很多疮疤,但她仍然在寻求着内心的安宁,她说:“钱没了,可以再赚,情没了,就真的什么也没了。”
王英说,慈善就像一朵花,长在你我的内心,她和母亲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是慈善的践行者,让慈善之花永远在海盐大地绽放。
上一篇:构筑城市文明的新高度
下一篇:弘扬慈善文化 提升文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