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让侨乡江门魅力益彰

发布:2016-09-18

来源:

2004年以来,为更好地发挥慈善事业的推动作用,广东省江门市委、市政府坚持将促进慈善事业纳入本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开展慈善公益万人行活动为平台,大力打造具有侨乡特色的慈善文化品牌,取得了明显成效,凸显了“慈善侨乡”的魅力。

慈善组织蓬勃发展

江门市慈善会于2004年成立,到2006年底,各市(区)慈善会也相继成立。江门市慈善会成立后,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助困、助学、助医、助残、助(就)业”这一主题,先后成功举办了五届慈善公益活动;各市(区)慈善会以慈善公益活动为平台,通过万人行、慈善一日捐、义演、义卖、义载、义诊等形式开展工作,丰富了侨乡慈善活动的内容。

截至2009年底,江门市慈善会及各市(区)慈善会累计筹集慈善事业发展资金4.69亿元,援助困难群众达8.1万多人次,支持公益项目740多个。目前,江门市有慈善组织和公益性社会组织33家,其中大长江集团兴办的“广东省豪爵慈善基金会”,累计捐献赈灾、助困、助学、助医善款达4614万元。2008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期间,该集团先后捐赠赈灾款1500多万元,并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奖”。

慈善氛围持续高涨

每年元宵节举行的慈善公益万人行活动现已成为江门市社会各界奉献爱心的盛大节日,社会及海内外各界群众纷纷踊跃参加这项活动。在2009年元宵节举行的慈善公益万人行起步仪式当天,祖籍江门的澳门特区同胞组织了一个300多人的团队,前来江门市区参加万人行捐赠活动,一时传为佳话。目前,参与捐赠已逐渐成为江门社会各界奉献爱心的基本途径。在2008年的“5·12”抗震救灾过程中,江门市赈灾捐赠持续了3个多月,共向四川灾区捐赠了赈灾款1.5亿多元,同时捐赠了价值519.44万元的赈灾物资。

慈善典型大量涌现

2009年2月9日,江门市政府隆重举行了改革开放30年慈善公益捐赠表彰典礼,授予马观适等15名个人和单位为“江门慈善家”、邓树椿等16名个人和单位为“江门慈善之星”、伍威权等17名个人和单位为“江门慈善奖”、江门市政协办公室等20个单位为“江门市慈善工作先进集体”、区修远等28名个人为“江门市慈善工作先进个人”。

在2009年7月16日举行的“中华慈善总会成立十五周年纪念暨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表彰大会”上,江门市著名港澳同胞利国伟、陈经纶、肖德雄、黄球、马观适、吕志和、胡耀坤、李文达、陈国强、李伯荣等10名个人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人物奖”,谭兆基金会、江门大长江摩托车集团公司、香港台山商会、鹤山市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司徒氏教伦中学校董会等5个单位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单位(企业)奖”,五邑大学、开平市中心医院等两个项目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这也是全省获奖总数最多的市。


相关推荐

上一篇:慈善高尔夫-中国最具魅力高尔夫人物评选

下一篇: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在“爱与责任”中品味慈善的魅力

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真儒学立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