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传承 > 财富传承中的亲情问题
富二代的财富继承
发布:2016-08-12 16:38
来源:
改革开放已三十年有余,中国的民营企业也被这一时代的春雨所滋润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在神州大地上。第一代创业者脸上的皱纹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发沧桑。与其相对应的他们的子女,能否接过他们这一代所辛辛苦苦打拼出来成果,这一话题也跟着部分“富二代”的“70码”等事件以及各种炫富门被媒体和网民摆放在了大众的眼前。这一群体对上一代财富的态度,是接手企业,完成家族传承?还是自主创业,完成自我实现?抑或坐吃山空,放逐自我的同时成为他人眼中的魑魅魍魉?这已经不单单关系着名营企业家族财富传承的问题,也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百姓就业。毕竟,这占中国4000多万家企业90有余的民营企业,早已成为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脊梁。目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若算上农村,说民营企业提供了全国90%的就业机会绝不夸张。这种负担抑或责任,在大众的镁光灯下,“富二代”能否扛起。已不是他们的个人问题,也成为了我国转型期间的一大问题。
“中国的富豪们目前在忙三件事,一是发展企业,二是与政府打交道,三是教育孩子。即使是很年轻的老板,也把培养孩子提上了议事日程,而80%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而中国自古有“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的说法,这一古话不得让“富一代”们如芒在背。他们大多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但又因为过于繁忙一般缺少与子女的沟通,导致亲情与财富之间的零和。“富二代”的财富就如阿瑞斯的力量一般,让他硕大,健壮,迅猛,但也可能让他们狂乱,自我,凶残。
如何使用财富的力量,如何接班,如何培养一种儒商的情怀。大部分富二代可能还认为没有相应的能力。但时间也不会让他们等太久,父母已知天命,总不能让父母等到花甲古稀之年再来考虑自己的未来。接班现在差的可能是父辈的经验和威信,但其实朝气与知识也是优点。如何在全球化的今日让企业更上一层楼,才是重中之重。现在是信息和知识的时代,可能父辈的企业的经验与优势已经成为企业的双刃剑。就如摩托罗拉和柯达一般,曾经的巨人一个是由于企业战略的失败,一个是由于产品定位的失败,死抱优势不放,结果随着行业的变迁10年间都从行业第一而即将变为昨日黄花。所以说如果企业的战略产品方向错了的话,执行力越高,死得越快。现在的企业做的已经不是主观题了,而是选择题。如何选对方向,并且脱离接班的阵痛,在接班前卧薪尝胆,从而“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达到父母与时代的期望。
现在针对富二代的这种情况,各种针对“富二代”培训也是层出不穷,大部分也都提出了一些形而上学的口号比如要教会他们传承的不是企业而是精神;要把社会责任留住;要接班人具备国际化的先进思想。但其实对于很多“富一代”们而言,对于这种培训他们只是想自己的事业能不能通过培训以致让自己的孩子能结果自己的枪,而他们的孩子只想通过这种平台能不能在建立自己的社交圈而已。对于“富二代”培训,需要的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一些口号与噱头,只是踏踏实实的系统地学一些东西,和构筑一个稳定的同学平台而已。
也有一种家族企业的情况是寄希望于职业经理人制度来确保基业长青,但中国的国情又意味着产业基本以制造业为主,很多空降的职业经理人空有一身理论,但没有专业需求的相应技术。“先期是没有钱请,到后来不是请不起,而是专业问题。中国目前经理人就是在资本、房地产、IT和官商渠道上比较多,但浙江中小企业需要的是技术。你在义乌一片看过去,一百个企业一百个作坊,这些东西对于门外汉来讲,对于国外留学的来讲,他的管理一套一套的,却没用,他根本搞不定我们这些企业。”义乌双童吸管厂董事长娄仲平说。所以,更为现实的想法还是,让自己的年轻的孩子先在自己的企业工作了解企业的生产技术流程,再通过学习管理财务知识,让企业平稳的发展下去。
黑格尔说过:“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真实的,凡是真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对于“富二代”而言,真实的是他们的财富,而他们有没有理性的掌控这些财富的能力呢?而只有他们有了真正掌握这些财富的能力,也就会合乎他们能力的财富产生。但是,他们遇到的问题就在于,在他们没有掌握这些能力之前,就拥有了与之不相称的财富。这些财富既是真金白银,也是压力。面对这种压力,有的富二代也选择了和父母一样的自主创业道路,或是对父母产业的二度开发。这其中也不乏成功者,如HTC的王雪红等。毕竟这些企业家的子女,本身就有着资源上的优势,从遗传的角度上讲对于经商这一层面也应比同龄人有更强一些的天赋,其实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和一些知识上的积累,完全可以突破对自己认识上的魔障,是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怀疑和随工作上的胆怯,抑或不谙世事的狂傲。当然,如果他们能够找到内心真正的梦想并去实现,而不是找什么逃避的借口的话,这是最好的结局,毕竟自我价值的实现才是人类最高级的精神需求。也希望在这一代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社会也能给这中国内地的第一代财富继承者一个理性的评价。
上一篇:财富的隔代传承该怎么做
下一篇:国学大师季羡林遗产之争的法律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