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传承 > 财富传承中的法律问题
财富怎传承富一代有点愁
发布:2016-08-12 16:30
来源:
“中国财富传承管理师联盟”成立
欲建财富传承产业道德标准和服务标准
文/广州日报记者于梦江
在TVB电视剧中,经常有富豪将身家财产托管给专业机构,待富豪去世后,受托人执行遗嘱、管理财产,在合适的时机交给富豪的继承人等情节。这种家族信托的财产传承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富人的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财富传承法律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曹义孙昨日在中国财富传承管理师联盟成立大会上介绍,中国人家庭财富总量在2013年已达到了22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但如何保护和传承财富,中国富人们还处于顾虑和迷茫的交叠状态。记者了解到,除了富人的财富传承,普通老人订立遗嘱的也越来越多。
家庭财富总量中国居第二
中国政法大学财富传承法律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曹义孙介绍,中国人家庭财富总量在2013年达到了22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预计到2018年,中国人的家庭财富总量将达到40万亿美元,是世界增速最快的国家。
随着国人财富的增多以及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离婚率的高企、家族企业大面积传承期的到来,社会亟须财富保护和传承的专业服务。“比如侯耀文遗产案、季羡林遗产案等,既影响财富传承,又影响了家庭和谐。”曹义孙说。
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高净值人群将“财富保障”作为首要财富目标。与此同时“财富传承”的重要性排序则从两年前的第五位跃居到了第二位。越来越多的富人开始考虑如何将财富有效、有益地传递给下一代。
曹义孙认为,如何保护和传承财富,中国富人们还处于顾虑和迷茫的交叠状态。调查显示,约60%的高净值人士认为其目前的财富保障安排可以应对潜在风险,但是仍有些许顾虑;还有约30%认为个人和家庭风险具有一定不可预见性,因此对婚姻和个人健康风险的关注度更为突出。
整合遗嘱、保险、
信托、委托四大工具
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表示,中国的财富管理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陈凯认为,要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需要整合遗嘱、保险、信托、委托四大工具,形成家庭财产与家庭成员个人风险、家族企业经营风险的有效隔离。近年来,家族信托在这方面所具有独特功能和优势日益得到客户和市场的关注。
陈凯指出,家族信托具有避债节税、持续管理、无痕继承、防止挥霍、避免财产分割等多种功能。他举例说,家族信托具有非常明确的避债功能。根据《信托法》的规定,只要不是先期抵押、信托费用、信托本身税费、法律其他规定的四种情况,对信托财产不得强制执行。但陈凯特别提醒,“这四大工具均有长处和短板,需要整合使用。”
中华遗嘱库预约老人“爆满”
昨日,由中华遗嘱库、中国政法大学财富传承法律问题研究中心和公明财富传承管理集团共同发起的“中国财富传承管理师联盟”正式在北京成立。会上发布了《财富传承产业宣言》,号召法律、银行、保险、信托、公益慈善等机构及从事财富管理的从业人员组成产业联盟,构建财富传承产业的道德标准和服务标准。
据了解,中华遗嘱库是国内首个关注老年人遗嘱的公益项目。陈凯介绍,凡年满六十周岁的老年人,都可以来中华遗嘱库免费办理遗嘱咨询、登记和保管。陈凯说,2013年中华遗嘱库挂牌成立至今,已进行了1.5万余起遗嘱登记,“现在进行预约申请的老人,要到2016年10月后才能轮得到。”陈凯说。
陈凯介绍,现实中,有的老人虽然立了遗嘱,但却因为对法律不了解而导致遗嘱无效,或是继承人对老人所立遗嘱的真实性有争议。因此,他建议老人最好在生前订立一份有效的遗嘱,由第三方保管,这样继承人应得的权益也不会受到损害。
上一篇:财富传承问题研究